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就是由讲解员将博物馆所陈列的东西,讲解工作包括熟悉陈列内容、了解观众需求、确定讲解重点、推敲表达方法、引导观众参观、收集反馈信息等方面。在讲解时,讲解员可以充分提炼、选取和运用各种语言艺术,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知识。
中山舰博物馆讲解员
1、培养正确的情绪及心态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以,博物馆讲解员要想提高展厅讲解工作就需要首先培养正确的情绪和心态,真正做到热爱博物馆、热爱观众、热爱讲解工作。参观者来博物馆参观时,博物馆讲解员的态度和情绪通常会影响到参观者参观的心情,良好的参观氛围是需要博物馆讲解员维护的。此外,每位参观者都是善良的,博物馆讲解员如果用心去执行讲解服务,必然会得到参观者的回馈和赞誉。所以,博物馆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将最饱满的情绪融入到讲解工作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2、深刻了解展厅设计理念和展品背后的意义
不同的博物馆、不同的展厅和不同的展厅设计,都具有其独特的理念和意义,都是多方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和仔细构思形成的最佳作品。博物馆陈列出的展品都是从大量的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研性和审美性。如果想让参观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博物馆的展品,博物馆讲解员就需要深刻了解博物馆及其展品,不仅要了解其中的设计理念,还需要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时,可以首先概述一下博物馆的陈列理念,然后勾勒整体轮廓,重点介绍展品的特点及其具有的意义,真正将蕴含博物馆理念的事物化作成一幅绚烂的图画。
3、因人施讲
由于来博物馆参观的人的文化水平、年龄和兴趣点都不尽相同,所以,讲解人员需要根据来博物馆参观群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员至少会准备4套以上的讲解词,不同的讲解词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如学生团体、旅行团、政府接待、专家学者、普通参观人员,等等。通常针对学生团体的解说词会融入许多故事和传说,趣味性较强;针对旅行团或者是普通参观者的解说词通俗易懂,更接地气;针对政府接待的解说词较为严格,即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解说效果,解说人员必须反应灵敏、口齿清晰,且重点突出;针对专家学者的解说词就需要详细讲解展品的年代、背景,要求讲解员拥有专业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储备。
4、博物馆讲解工作的语言艺术
第一,正确处理讲解声音。每个人的音色都是不相同的,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的讲解员需要充分懂得声音的运用,讲解时交替利用声音的明暗度,提高参观者的审美感。第二,正确处理讲解的语调和语速。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时,一定要注重自己讲解的语调,讲到高潮时,语调应尽量兴奋些、高亢些。讲到低落的部分时,则需要尽量内敛、深沉。同时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讲解的语速,该停顿的地方停顿,该慢的地方慢下来。第三,控制好呼吸的节奏。呼吸的控制对讲解员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控制不好呼吸的节奏,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就会使整个讲解过程变得急促。在讲解中,如果气息不够用,可以偷换一口气,或者运用补气的方法来进行呼吸。
5、博物馆讲解工作中的礼仪和礼节
第一,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礼仪和礼节。首先要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营养均衡,睡眠充足。其次,在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学会自己调节,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同时,讲解员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工作身份和职责,用职业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与博物馆的荣辱、形象共存,不要让自己的个人行为影响到博物馆的发展。接待活动中,解说员的举止一定要稳重端庄,自然大方,表情一定要自然、诚恳;第二,讲解员的形象素质修炼。一般情况下,博物馆讲解员在为参观者讲解的时候,女生一定要化职业妆。为了使讲解员更具亲和力,尽量要同大众的审美观保持一致。同时,讲解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要求讲解员要着西装,女生下身可以穿套裙,不要佩戴过多的首饰。
6、充分利用数字导览技术
讲解时,可以利用数字导览技术弥补人工讲解中噪音过大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使观众在展厅里根据自己的喜好观看相应的展品,同时还能保持展厅内的安静。目前,数字化的博物馆都已具备兼容文字、视频、音频、图形和触摸等功能的信息交流平台,可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多层次的音效及动感图像视觉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又逐渐出现了利用三维技术模拟展品原始面貌的方式,辅助展览,给参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主要是充分展现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意义,让人们了解和欣赏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奇观,进而培养我们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奇观的意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近年来,经过一轮大规模的建设或焕新,国内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涌现出了众多独树一帜的多元故事空间。 我们一直在思考,企业展厅是否可以不再流于表面,而是通过叙事性的策划与设计手段,成为讲述企业故事的深度体验场?今天一起来深挖那些“会讲故事的企业展厅” 到底有什么不同。
展厅的科技化升级并非仅仅局限于数字大屏的展示,其核心在于如何深刻提升观众的体验感。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众多企业仍希望打造出既具观赏性又富含科技感的展厅。除了广为人知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及多媒体交互等前沿技术外,还有多种策略能够助力展厅实现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具体包括:
在企业的传统认知里,展厅往往是品牌形象的附属品,或者是为了接待客户、政府考察的“面子工程”。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近年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企业展厅不仅仅是产品的展示,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示,那么当企业展厅和中国风相碰撞,大部分应用在传统企业,或者与文化相关的企业更注重这块,而且中国风一直很流行,那么“中国风”式展厅如何设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全面展现我国近年来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类生命健康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公众参与度与支持度,建设生态安全展厅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企业展厅设计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企业形象展示、技术成果呈现、产品应用推广以及互动交流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空间。展厅将面向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以及行业专家等不同受众群体,全面展示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的实力与成就,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医疗科技与人文关怀碰撞,当冰冷数据与温暖服务交融,一座智慧医院展厅正以颠覆性设计语言,勾勒出未来医疗的无限可能。
美国博物馆学家G.E.Burcaw在《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一书在论及博物馆展示概念时,首先指出博物馆陈列(display)和展示(exhibition)两者存在差异。陈列是呈现物件,而展示比陈列更严肃、专业而有分量,是意图教育观众的一组概念的呈现。也就是说展示是包含讲解的陈列,陈列仅是展出,而展示则必须结合展出与诠释。Burcaw进一步说明,展示包含了以下含义:“为实现某一重要目标(广义上的教育)而向展出的某一物件或多个物件上增添内容(诠释)。只有牢记这一宗旨,展示的规划与制作技巧才能具备应有的眼光”。
展厅作为企业展示形象与传播品牌理念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不仅关乎视觉美感,更直接影响到访客的体验和品牌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