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厅设计中运用“框景”手法,一方面能给予空间开放性和通透性,另一方面可使内外空间相互连通、流通,起到过渡作用。另一方面,运用近实远虚的表现手法,对构图进行深入的描绘,从而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引起参观者对另一个空间的共鸣。
框景展厅设计
框景在企业展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引导空间和限制空间
在企业展示空间设计中,建筑实体起到了遮挡视线的作用,人们在室内进行参观时,总会有意识地去寻找空间带来的变化,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框景技术可对另一个空间的场景进行框定、限定、隐藏部分空间,展现空间的美景,造就无限美。
框景的融入仿佛像展示画一般,吸引着观者进行浏览,它既丰富了展览空间的内容,又增加了人与景的互动,达到场景融合的效果,可更好的让观众去了解企业的内容与发展历史,促进企业的发展。
2、增加空间趣味性
在企业展示空间设计中,运用框景的形式将原来被隔开的墙,通过景物将两个空间互连接起来,通过“框架”毫无阻碍地进入参观者的视线,两个空间的通透与叠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由于框架的限制它使人们只能看到透明场景的一部分,产生了半藏半藏的琵琶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参观者的好奇心,以此方式留住观者参观,并延长参观时间,增加企业展厅的参观率。
3、设置空间隐形框架,隐形场景
随着现代室内设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高。从结构外观到室内装饰,都与以往有了不同的变化。在展厅设计中,内部空间放置了许多不同的展示架,人们在展厅中参观时,随着不同展架的摆放,以及各个展厅的不同分隔方式,流线空间变化,框架和场景以其丰富的形式出现在展厅设计中,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边界。
框景设计手法为企业展厅设计带来了新的设计手法,对企业展厅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框景的认识与学习,研究其在企业展厅设计之中的应用。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汲取传统设计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
文章节选:《框景在企业展厅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李敬茹。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走进任何一家企业,最先向你“自我介绍”的往往不是前台,而是那面静默矗立的文化墙。但令人遗憾的是,85%的企业文化墙仍停留在“企业简介+领导照片+口号标语”的原始阶段。当海尔集团用文化兼并企业、小米以产品博物馆讲述创新史诗时,你的墙面是否还在用上个世纪的表达方式?真正的文化墙应该是企业精神的“全息投影”,是价值观的“增强现实体验馆”,更是员工与访客的“情感连接器”。

党建展厅是展示党建工作轨迹以及阶段成果的展示平台,展示内容还会有未来党建工作建设的方向。党建展厅的核心是要准确定义党建文化主题、时代的展示、党史的深刻印象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四点概括了全党史展厅的设计布局。

近期我们负责了不少 200 平方米以内的企业展厅项目,有完善的垂直销售链,因产量增加、搬迁新厂等契机,希望展厅助力营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物业管理公司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展示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纷纷打造展厅,为业主和客户提供一个集中、直观的展示空间。然而,是否需要设立展厅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下“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做展厅吗”,仅供参考:

当展馆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陈列思维,这批效果图以极简科技风给出破局答案 —— 用纯粹的线条、理性的秩序、未来感的氛围,重新定义「观展体验」,让历史与文化的讲述,有了更具张力的空间载体。

在设计圈,总有一些文化展馆案例被设计师们视若珍宝,悄悄收藏在灵感库中。它们或藏着颠覆传统的创意,或暗藏精妙绝伦的巧思,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拍案叫绝!这些 “压箱底” 的宝藏案例终于公开,看完保准你忍不住惊叹:“这也太绝了!”小编在这里分享几个经典的设计案例,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

引言:当展厅成为“行业样板间”,品牌价值还剩几分? 走进许多企业展厅,仿佛进入“复制粘贴”的平行宇宙: 同样的全息投影+机械臂组合,机械地演示产品参数; 千篇一律的“科技蓝”主色调,配上“高端大气”的展板文案; 观众低头刷手机,拍照打卡后转身遗忘……

企业展厅主题怎么定?信可威这三个妙招值得抄作业!展厅策划最怕啥?领导要"高大上",技术部要"参数全上",设计公司说"空间太小难发挥"。但这家做展厅设计的上市公司——信可威集团,硬是把工业展厅玩出了科技馆的范儿!今天咱们就拆解它的三个妙招,手把手教你定主题。

粗野主义:一种以裸露的、粗糙的现浇混凝土为标志,强调庞大几何体量、结构功能诚实性和原始材料质感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它因其强烈甚至“野蛮”的视觉冲击力而饱受争议,但近年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雕塑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新认识和欣赏。它代表了现代主义设计中一个追求原始力量与物质真实性的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