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举办线上展厅的优势是:一是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二是作品产业链的延伸。使艺术资源能够很容易地为互联网服务所利用,从而提高其社会化服务的能力。8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等沿黄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四川站)”在四川美术馆落下帷幕。
为持续扩大本次展览影响力,让更多观众便捷体验展览,更加深刻地认识黄河文化,感悟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8月15日,“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四川站)”开启VR全景线上展厅模式,观众可关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观展。
线上展厅运用了数字采集、720°VR全景拍摄等技术功能,将线下展馆场景、作品实物影像、作品高清图片、展览宣传视频等元素融于一体,为观众呈现三维立体空间真实感,观众可全方位、多角度欣赏作品,足不出户获得亲临现场新体验。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参馆需求,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在手机端或pc端享受参观博物馆,随时随地,只要你想看,通过现有技术就可以看到,前提是当地博物馆已开发了网上展厅,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的市城建档案馆网页中和单位公众号上,开通了“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网上展厅,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浏览、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文脉、影像德州、城市演变、城建档案等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在体验经济与数字文明交织的今天,展厅早已突破“展品容器”的单一功能,成为融合科技、艺术与哲学的超级媒介。从丹麦的史前宇宙到深圳的赛博镜像,这些颠覆性设计正在用空间语言重构人类对现实的感知。以下15个神级案例,带你见证展厅设计的未来革命。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展现文物艺术品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作为基本展览的有效补充,原创性临时展览如何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一直是文博学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以旅顺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为策展案例,从展览前期筹备、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展览信息宣传与教育推广等四个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对观众吸引力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在展出后受到观众们的一致好评,由于展览展期有限,而许多作品又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为了让更多观众能够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江苏油画70年来的发展历程,江苏省美术馆推出了“与共和国同步——江苏油画70年巡礼”的vr展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展厅看一看。
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仃洋——中山历史陈列》作为该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其恢弘的展览规模、深邃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山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此陈列以香山人为核心,巧妙融合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和创新的设计手段,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中山历史的壮丽画卷。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已成为游客游览深圳的打卡地。
想更好的提升非遗产品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提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及特殊性,并引导人们近距离接触这些非物质遗产。6月13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龙岗区文化馆御窑分馆开幕。当天,龙岗区非遗作品展示厅正式揭牌,众多非遗精品集中展示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廉政教育展厅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是党的思想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地区都开始建成了一批清廉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清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些地方甚至设立网上廉政法纪主题教育展馆和党性教育馆,进一步扩大教育受众面。近日,江门海关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创新教育模式,打造廉政警示教育云展厅,让干部职工随时保持教育“在线”。
宣传教育体验馆建设可以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首个扬子鳄宣教馆近日向公众开放。该馆位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渡片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为主题,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