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拉开帷幕。接下来一年间,“四季村晚”“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展示、全国广场舞展演等12项主体活动将在全国铺开,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展演等80项示范性系列活动也将火热开展,用文化为乡村大地添彩。
广大基层和农村一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统筹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今,“有没有、够不够”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民对“好不好、精不精”的要求则越来越迫切,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供给产品单一、供需对接错位、人才队伍紧缺等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差距仍是重中之重。在同时举行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文化和旅游部对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作出部署、拿出实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与非遗、文化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文明涵养阵地……
要突出农民主体性,始终坚持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受益者,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乡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精彩纷呈,春节假期活动达1.5万多场,参与人次近8000万,为农民打造了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舞台,也激发着乡村文化建设和治理的内生动力。
当前,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数字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把更多深藏的乡村文化资源呈现在手掌上;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群众广泛运用云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手段,讲述乡村好故事、传播乡村好风尚、代言乡土新文化。
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厚植乡村文化根脉,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乡村文化新生活前景可期。
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深圳信可威先后有幸为宝安区政府和福田区政府,打造关于‘消费扶贫’和‘振兴乡村’的展示馆,“宝安消费扶贫展示中心”和“‘圳兴乡村’深圳帮扶地区农产品展销中心”的落成,为推动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宣传教育体验馆建设可以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首个扬子鳄宣教馆近日向公众开放。该馆位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渡片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为主题,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
虚拟展厅是利用计算机三维虚拟建模技术,它不同于以往的图片展示与一般的视频浏览,带给观看者的是一个高度互动的3D虚拟现实环境,一种足不出户便如同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近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日前与全国十家博物馆、纪念馆联动,推出了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专题展览——“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此次展览採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VR全景技术打造了线上虚拟展厅,让身处各地的观众在“云端”即可观展。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近日,包头文旅集团对赛汗塔拉原蒙古大营和圣鹿园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马主题文化展览馆。
6月2日,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和西安市红色体育博物馆联合筹备的北京体育历史文化展览馆在北京前门大街大江胡同揭幕开馆。10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100多件革命文物……3000余平方米的展厅延伸出800多米的展线,向大众展示着中国体育文化的魅力。同时,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授予北京体育历史文化展览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10月22日,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创中心制作推出的黔南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脱贫攻坚展线上展馆正式上线。一经推出,该线上展馆就迎来了朋友圈的刷屏。
手机时代,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但是大部分的安防教育场馆仍然运用平面化手段布展,那么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10月22日,信阳市淮滨县隆重举办人防教育馆开馆仪式,淮滨县人防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着力打造互动项目,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人民防空知识和国防常识的了解。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及马来西亚盛泰国际置业集团30日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将在马六甲设立展厅。这也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在吉隆坡之外的首个固定展厅。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6日,记者从遵义市博物馆获悉,该馆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推出《播州杨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与对话——中国土司遗址历史文化展》两个VR展厅,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了解土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