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国防震减灾日】防震减灾科普馆如何设计
建设防震减灾科普馆,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科普馆都是展示科普知识、现象和原理,然后通过图文讲解板向观众传达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种静态、单一的展示模式缺乏情调和可操作性。观众看着整个展厅,还是觉得灾难离自己很远,没有形成防震减灾的意识。设计防震减灾科普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空间布局等。
首先,科普馆需要展示防震减灾的基础知识、政策措施、科技成果和国际合作等,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其次,科普馆可以采用多种展示形式,如实物展示、模型展示、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展示等,以增强展示效果。同时,科普馆需要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不同展示需求,例如可以采用沉浸式场景模拟体验、互动体验等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灾害现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此外,科普馆还需要考虑消防安全、通风照明、互动体验等方面的细节设计,以保证展示效果和人们的安全。总之,设计防震减灾科普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达到最佳展示效果和社会效益。
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文教育是中国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术包括很多天文爱好者,对天文学知识非常感兴趣,然而,由于教学时间、地点和教学经费的限制,依旧无法普及和探索天文学知识,所以网络的发展,虚拟展厅的出现,让天文学向这些爱好者随时随地普及,近日,上海天文馆“虚拟展厅”分为上海天文馆公共区域、中华问天、家园、星际穿越、宇宙、征程、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羲和太阳塔、望舒天文台共十大展区。
5G的出现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现代是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单一方式了,更多高科技、高智能的沟通方式,近日,海南未来为推动5G建设发展,省人大代表张涛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5G商业化应用的建议》。为推动5G建设发展,提出六点建议。
3月23日,合肥气象科普馆新馆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该场馆实行团体预约对外开放制。24日,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获悉该馆有望于今年“五一”期间对外开馆。
据故宫博物院官网消息,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5月3日起,故宫博物院将关闭所有室内展厅,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医疗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行业,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设廉洁文化展厅,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新华医疗“新风莲韵”廉洁文化展厅建成,这是继新华医疗党性体检中心、新华医疗企业诞生地旧址后,新华医疗打造的又一党性教育阵地。
党群服务中心是面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周边群众开展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业务、传播党建理论知识、提供党员政治生活的场所。近日,新蒲街道六角井社区林达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新区首家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区基层党建再添红色新阵地。
年度最猛的馆深圳科技馆新馆强势开馆,坐落在光明科学城的深圳科学技术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开馆!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科学技术馆建设用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场馆建筑以深灰色金属外衣勾勒出“大飞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标。
云展厅是疫情期间比较热门的词,毕竟很多博物馆、陈列馆等都不能去参观浏览,今年的广交会都是线上举办,那么云展厅就是企业线下的实体展厅,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技术搬到网上一种形式,5月25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云展厅正式上线,因疫情关闭的博物馆通过云端展览的新面貌向公众开放,采用这种方式,让更多想参观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有了更多方式。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展示和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手段上的创新;是丰富参观者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贴近社会、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要、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博物馆创造自身经济效益、增强经营活力、促进提高社会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博物馆行业理应勇于探索、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