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石海事局精心打造的网上VR文化馆正式开通,黄石海事文化发展足迹从线下展馆延伸到线上云端,黄石航运文化历史的画面、黄石海事局发展的脉动、黄石海事党建品牌文化的鸣响在电与网中交织,往常以“观、看、学”为主的参观模式,正升级成为兼具“听、玩、享”的润心体验。
线上VR旅程完美复刻了线下文化展馆——将文化源起、海事担当、党建铸魂、文化塑性四个展厅一一向观众进行呈现。经过系统的改造升级,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等表现手法与实体文化展厅精妙融合,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路径,让人在线上就可以参观浏览文化展厅风貌,观众可以通过“场景选择”功能,一键直达任意不同的展厅观看,再也不用担心被时间和距离限制,VR文化馆的便利与强大远不止于此,通过页面上的功能按钮,还可以解锁全景模式、VR模式、参观导览等多种特色功能,通过全屏切换、视角切换等,只需点击“放大镜”按钮,便可将内容单独展示。网上VR展厅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自推出之日起,网页点击量已超过5200余次,多元化的浏览方式,让黄石海事文化品牌的形象越来越丰富,让黄石海事文化焕发新活力、新光彩。
当文化品牌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线上VR文化展厅的上线既是对于数字时代的回应,也是作为加快推进文化品牌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黄石海事局大力发展文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具有黄石海事特色的海事文化体系和文化品牌,坚持以文化品牌为抓手,有力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交通强国”战略,以“船行千帆畅,水流一江清”的愿景,让“一路有我畅鄂东”文化品牌在鄂东三市上唱响时代之歌。
下一步,黄石海事局将坚持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让“一路有我畅鄂东”文化品牌群众基础更深入,影响力更广泛,品牌底色更亮,为黄石海事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展现新风采、鸣奏新乐章、激发新活力、点亮新期待。
古代历史展厅面积280平方米,陈列从旧石器、新石器时期至汉魏、辽金、明清、民国等各时期历史文物,还原玉石器加工制造场景和全县重要遗址分布沙盘模型。
产业服务展厅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龄镇,距长沙市城区约 25 公里,距长沙湘江新区中心区 18 公里,距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约 9 公里。距湘潭中心城区 12 公里。
当今,科技馆在科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馆科学课与学校科学课是相辅相成的。科技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探究自己学习的机会。
广州南沙黄阁镇一位钟表工匠在黄阁镇党群服务中心乡愁文化展厅展出了其四十多年来收藏的“古董”钟表,唤起了人们的乡愁记忆。
中国气象局廉洁文化主题展网上展厅确实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传播方式,为宣传气象廉洁文化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个展厅,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气象廉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进一步感受气象人的廉洁风采和他们在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属于科技类展馆,拥有科普主题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年开放天数314天,展馆面积2200平米,展台90座、全景模型50座、实物展品356件。现在共收集历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类工法资料百项, 展览馆共设置古建筑营造园林和洋楼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桥梁工程四个展厅,涵盖了古建筑、园林小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桥梁等各种结构体系的施工工法。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民俗文化展厅是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教育以及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目的在于表达家乡民俗的独特性、趣味性与进步性,并与室内设计方法相结合。衢江区民俗展示馆位于衢江区后溪镇后溪村中心街,2018年在旧村室基础上改建,2022年进行改造提升。后溪镇乡贤郑国标利用自己收藏的传统民俗物件,在后溪老街的旧村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民俗博物馆,通过这些老物件将历史老故事娓娓道来。
城市规划展厅作为城市整体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市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12月6日,济南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在济南高新区发展规划展厅开展“政府开放周”活动,邀请区内各单位代表、市民代表、解说志愿者等零距离体验济南高新区对外展示形象窗口。
5月14日,位于锡山东亭街道的青海消费帮扶无锡生活体验馆正式开门迎客,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采购与销售,成为青海特色农产品展销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的一张靓丽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