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记忆》数字展厅(3D)正式上线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推出的《甘肃记忆》数字展厅(3D)正式上线。
该展厅以“甘肃记忆”线下主题展的真实场景为基础,分为“前言”“远古足音”“大地篝火”“周秦根脉”“汉唐风华”“宋元烟云”“明清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8个版块,通过场景还原、图文缩放、语音讲解、自动巡航、转发分享、VR体验等功能,对甘肃历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并巧妙运用简牍、壁画、西夏文字、石窟艺术等文化符号,突出展现了甘肃独特的文化底蕴。观众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上参观。
该展厅是省档案馆为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丰富档案文化宣传形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有效提高了档案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12月18日 总第4074期 第一版
《发现台湾》是一个常设展览,专门展示国立台湾博物馆的藏品历史、台湾自然和原住民宝藏的历史,以及一个世纪前建立这个机构的日本研究人员的历史。展览的布景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通过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馆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质疑文化遗产的前景,面对当代台湾艺术家创作的雕塑、视频和声音装置。
展厅邀请参观者注册他们的 RFID 腕带,让他们从新加坡华人的历史起源开始,踏上个人重新发现之旅。黄麻织物和锈迹斑斑的铜绿等材料以及华人宗族柱子和现代化店屋标牌等图案都向早期中国移民致敬。
8月25日,济宁市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及汉园文创中心启用,标志着任城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数字化号角在全国全面吹响,随之而来的是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而中国陶瓷行业首先迎来第一个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里程碑。
自2020年11月16日开始,冀州博览馆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博物馆(包括冀州历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遗三个展厅)、二层为规划展览馆、三层为美术馆。馆内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冀州人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冀州市民开始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福利。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行书、草书部分)于明日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12月5日上午记者在这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布展,作品的展出位置已确定,后续将进行作品挂墙、灯光调试、安放参观路线导引牌等工作。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参馆需求,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在手机端或pc端享受参观博物馆,随时随地,只要你想看,通过现有技术就可以看到,前提是当地博物馆已开发了网上展厅,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的市城建档案馆网页中和单位公众号上,开通了“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网上展厅,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浏览、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文脉、影像德州、城市演变、城建档案等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9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应磊)日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个展览还同步上线了数字展厅。数字展厅开设了多个专区,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艺术需求:作品展示专区、360°VR全景展厅专区带领观众线上欣赏美展作品,跨时空浸入体验美展氛围。
8月30日上午,金山房建集团建设的亭林新社区规划展示中心启用仪式在亭林镇举行,占地4866平方米的规划展示中心也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沙盘模型、LED屏幕、巨幅地图等形式,展示亭林新社区整体的未来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