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界硒都三张名片微展厅全国百馆启动仪式在恩施州举行
1月22日,世界硒都三张名片微展厅全国百馆启动仪式在恩施市龙凤镇举行。
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以及全球超聚硒植物恩施堇叶碎米荠,被誉为世界硒都——恩施的三张名片。为提升公众对硒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推动硒产业发展,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恩施市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恩施市农业农村局、恩施德源硒材料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今年将在全国推动建设100个世界硒都三张名片微展厅。
世界硒都三张名片微展厅全国百馆的建设,旨在通过微展厅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我州的硒资源优势,以及硒在农业、健康和生态旅游领域的应用成果,全方位介绍恩施硒资源、硒标准、硒检测、硒科研等,让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州的硒文化,进一步推动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升级。
活动现场,还向南京、北京、十堰、西安、沈阳、开封等城市代表赠予微展厅展品。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产业服务展厅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龄镇,距长沙市城区约 25 公里,距长沙湘江新区中心区 18 公里,距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约 9 公里。距湘潭中心城区 12 公里。
展馆圈人气最高的创意美学展厅21例,是一些具有创新和独特美学理念的展厅。这些展厅不仅在视觉上引人入胜,同时也注重参观者的体验和互动。通过巧妙的装置、互动技术和空间设计,为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和沉浸式体验。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创意美学的魅力,也为展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刺绣是民间传统手工艺,除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满族民间刺绣也是其中一种。吉林省博物院数字展厅上线了“锦绣吉祥——藏满族民间刺绣展”,展示满族民间刺绣的魅力。
近日,山西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到2025年底,在每个设区市辖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个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的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鼓励集团化管理的省本级参保煤炭企业单独建立基地,并鼓励省级各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在具备条件的所属机构建立基地。
昨天上午,位于嘉善路259号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展示厅正式揭幕并对外开放。
从“生态立县”的振臂一呼,到国家公园的探索先行;从“一江清水出开化”的使命担当,到百里金溪画廊的“两山”实践;从关停200多家污染企业的“壮士断腕”,到近千家民宿拔地而起的“风起云涌”,如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钱江源头“大花园”风景正好。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近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正在公示的《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四川省“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功能充分彰显,全地域覆盖、全领域活跃、全媒体传播、全民共同参与的“四全”科普工作体系全面形成,资源集成能力、精品创作能力、服务覆盖能力等“三大能力”显著提高。
数字展馆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展馆形式,对于很多博物馆来说,建设智慧数字展馆,给更多人以全新的浏览方式,比如法国卢浮宫数字博物馆、纽约大都会数字博物馆等,都有线上数字展厅。近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11月4日正式推出VR网上展馆,馆歌《侨爱中华》同日发布。
大学肩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校史馆作为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记录、传承、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有力平台。近日,历经近一年的改造和布展,近百次的设计打磨,复兴路校区钟楼重焕光华,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校史馆正式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