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 故宫110万件藏品将转入“地下”
“故宫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后,会让更多的馆藏文物进入地下库房保存。与此同时,我们会逐步通过对地上库房的调整,将目前故宫展出藏品2万余件的状况,提升到两年后的8万件左右。”17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启动仪式之后,对北京青年报记者如是说。
故宫186万件文物目前只展出了2%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的“守门人”、院长单霁翔一步步实现着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的理念。据悉,故宫博物院收藏保管文物186万件(套)。目前,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故宫的地面库房,也就是在古建筑内保管。单霁翔说,这186万件文物只展出了2%,远远不够,应该有更多的文物被展出。
将设文物展示室展示库房状况
此次地下库房改造项目还包括了修建一条通道,这条通道连接着地下库房和负责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故宫文物医院。“此后,故宫地下一、二、三层库房需要修复保护的文物,不用再上到地面,而是直接从这条通道去文物医院。更安全、便捷、环保,修复完成,再经由通道回到地下库房。”单霁翔院长介绍说。

净零碳又称碳中和,即通过平衡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移除量实现净零排放。首家以净零碳为主题的展厅在2021年6月底亮相南洞艺谷景区。它结合了景区原有的生态景区特色定位,以展示、宣传、教育为主要功能,免费开放。

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如何针对遗址的保护,对于遗址,可增设文化展厅,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文化展示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至为重要的,可以弥补遗址展示的缺点。近日两会热点,“海北遗址就位于我们垦利区胜坨镇海北村村北,有着重大意义和文化历史。”今年垦利区两会上,人大代表苟增友建议在海北遗址增设文化展厅,弘扬当地历史文化底蕴。

日前,山东省图书馆“尚书展厅”正式亮相,这是山东省图书馆继2023年开放“典籍博物馆”之后,充分利用原有服务场地,打造的又一面向读者的新型阅读服务空间。

近日,安徽芜湖市繁昌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孙村镇中分村“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举行。

12月1日,中共九连工委旧址展厅揭幕暨《和平县革命遗址通览》发布仪式在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举行。

“5G之城”贵州移动数字展厅已于日前正式开馆。该展厅位于观山湖区贵州移动指挥调度中心内,面积约600平方米,涵盖序厅、移动通信史、5G之城解析、行业应用及互动体验、5G之城展望五大分区,整体方案设计立足现有行业应用业务及产品、引入行业热点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以统一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平台支撑、管理和控制,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场景展示、实物展示等手段,以生活情景带入模式演绎“5G之城”。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其展厅设计已超越简单的展品陈列功能,发展成为融合空间叙事、互动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复合型文化工程。优秀的展厅设计需在文化内涵挖掘、空间逻辑建构与观众行为引导之间找到平衡点,本文将从六个维度系统解析设计方法论。

什邡市博物馆座落于什邡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什邡博物馆陈列内容丰富多彩,展示手法现代新颖,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置身其间,韵味无穷。

12月26日,国学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览馆开展,共展出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经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并配以精彩赏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脉相承,诗书画三绝合璧”的艺术。展览由市文旅局主办,2020年1月5日截止。图为观展市民正在用手机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