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 故宫110万件藏品将转入“地下”
“故宫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2020年竣工投入使用后,会让更多的馆藏文物进入地下库房保存。与此同时,我们会逐步通过对地上库房的调整,将目前故宫展出藏品2万余件的状况,提升到两年后的8万件左右。”17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地下库房改造及通道工程启动仪式之后,对北京青年报记者如是说。
故宫186万件文物目前只展出了2%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的“守门人”、院长单霁翔一步步实现着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的理念。据悉,故宫博物院收藏保管文物186万件(套)。目前,一期、二期地库内储存约97万件,仍有80多万件文物存放在故宫的地面库房,也就是在古建筑内保管。单霁翔说,这186万件文物只展出了2%,远远不够,应该有更多的文物被展出。
将设文物展示室展示库房状况
此次地下库房改造项目还包括了修建一条通道,这条通道连接着地下库房和负责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故宫文物医院。“此后,故宫地下一、二、三层库房需要修复保护的文物,不用再上到地面,而是直接从这条通道去文物医院。更安全、便捷、环保,修复完成,再经由通道回到地下库房。”单霁翔院长介绍说。
11月6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沙河村的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开馆迎客。作为全国最大的新闻广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西戌镇是整个太行根据地新闻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一笔丰厚的红色新闻文化宝藏。《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将采用现代化手段,还原当时战斗工作场景,全面再现太行红色新闻文化史,反映我党在太行艰苦卓绝的红色新闻战斗历程。
为弘扬与传承医院优秀文化,发扬医院优良传统,建设院史馆是医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医院回顾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平台,近日,仁济医院院史馆“云”展厅上线试运行。
为何只有人类发展出了如此高的智能?我们离掌握人脑的工作原理还有多远?我们如何逼近人类大脑与人工智能的极限?....近日,位于上海浦东世纪公园边的上海图书馆东馆竣工开放,由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联合上图东馆共同打造的主题科普展厅“追问大脑”也同时开幕,俨然已经成为上海新的网红打卡地。
盐城黄海湿地,这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瑰宝之地,不仅是中国的自然遗产,更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带您深入探索这片神奇的湿地,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Citywalk(城市漫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出现,让更多人开始习惯以自助探索方式发现与体验相对冷门的文化点位,为中小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与潜在观众。
党建展厅是近几年在党建文化建设中比较常见的展示形式,很多地方宣传教育党建文化都会选择这种形式,成为了宣传党建工作的新阵地,展示党员风采的新窗口,开展党员教育的新平台。昨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智慧党建展厅正式开展,该智慧党建展厅以“党建引领、筑梦交通”为精神内涵,全面展示了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的发展历程。
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仃洋——中山历史陈列》作为该馆的基本陈列之一,以其恢弘的展览规模、深邃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山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此陈列以香山人为核心,巧妙融合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和创新的设计手段,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中山历史的壮丽画卷。
随着科技发展,元宇宙概念的提出,AR/VR技术成为了科技主流,通过网络即可以实现真实的场景体验,通过场景入口吸引客户来实体体验。博物馆中的VR技术看展是主流形式,近日,地处昆明西山景区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3个陈列室打造了“线上展厅”,足不出户即可开启,“沉浸式”看展体验,一起来线上逛展。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日前,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首个垃圾分类展厅在凤凰二村落成,附近的居民们有了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新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