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的滋养下,湖北这片沃土孕育了璀璨的楚文化。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如同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而“楚国八百年”文化陈列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篇章。展览通过精心策划与布置,将楚国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楚人的精神特质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仿佛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时光,亲历那个曾经的辉煌时代。序厅虎座鸟架鼓的震撼踏入“楚国八百年”展厅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墙,上面雕刻着虎座鸟架鼓这一最具特色的楚国文物。虎座鸟架鼓,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鼓身置于虎座之上,两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作为支架,整体造型既威武又灵动,仿佛在诉说着楚人勇敢、智慧的品质。这一浮雕不仅为整个展览奠定了浓厚的楚风楚韵基调,也预示着我们将要踏上一场探索楚文化奥秘的旅程。
楚国的崛起与辉煌
详细记录了楚国从西周年间的一个小小封国,逐步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霸主的历史进程。西周初年,楚人被周王封于荆山,方圆不过百里,但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向汉水东部发展,日益壮大。春秋时期,楚国威服江淮,成为南方诸侯的霸主,势力范围扩张至黄河流域,与中原大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斗争。战国时期,楚国经过数次改革,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疆域横跨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广东、云南、贵州、重庆、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成为当时中国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一展区,观众们可以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出土文物,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感受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与坚韧。同时,通过展示的历史文献和图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楚国疆域的变迁,以及楚人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
百业礼俗
楚文化的根基与特色深入剖析了楚文化的根基,揭示了楚之礼乐与中原一脉相承,楚之文化与中原文化同根同源的事实。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是四方文化融汇之地,形成了亦夷亦夏的礼俗面貌和特色鲜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楚人在起居、饮食、服饰、婚丧、信仰、农商等多方面的独特风俗。例如,在饮食文化方面,楚人善于利用丰富的水产资源,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同时,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饮酒习俗和酒器文化。在服饰方面,楚人的服饰以华丽、繁复著称,尤其是女性的服饰更是色彩斑斓、款式多样。在婚丧习俗方面,楚人既有遵循中原礼俗的一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丧葬礼俗和信仰体系。此外,这一展区还展示了楚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状况。楚国的农业水利发达,稻作农业是主要的生产形态。同时,楚国的漆器、纺织、青铜冶铸等手工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楚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商贸往来繁荣,加速了楚国的发展壮大。
惊采绝艳楚人的精神世界与艺术成就 进一步深入人文精神领域,介绍了楚人在天文历法、哲学文学上的成就,展现了楚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魅力。先秦时期楚国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老子、庄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宋玉的辞赋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在艺术方面,楚国的艺术成就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楚国出土简帛文字、漆画图像是研究楚国乃至先秦文化的重要文献和书法、艺术的珍贵材料。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楚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无论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和纹饰,还是漆器上的彩绘图案,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叹为观止。
上下求索楚国文物的璀璨夺目以最具特色、最绚丽的楚国文物向观众展现楚文化的恢诡谲怪、精妙绝伦。在这一展区,观众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楚国的各种珍贵文物,如青铜器、漆器、玉器、丝织品等。这些文物不仅造型独特、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例如,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楚国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些编钟不仅数量众多、音质优美,而且上面还刻有大量的铭文和纹饰,为研究楚国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还有楚国的漆器艺术也是举世闻名。这些漆器不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且制作工艺复杂、技艺高超,展示了楚人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楚文化的深远影响 “楚国八百年”文化陈列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楚文化的璀璨夺目和博大精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特质和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特质和奋斗精神不仅激励着古代的楚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也激励着今天的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实现梦想。在走出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们仿佛依然沉浸在楚文化的海洋中。那些精美的文物、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深刻的思想都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楚国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但楚文化却如同长江之水一样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永远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1月6日,“百年国漫馆”在东莞洪梅落成,“百年国漫馆”是我国首个以“中国动画百年”为题的动漫陈列馆,位于洪梅美术馆,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展览、数字媒体体验、IP开发、研学旅游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目前,馆内呈现了百年来中国动漫发展脉络、风雨历程,共展出和收藏千余件经典动漫作品,还有大量历史文献、老刊物、老照片、手办和模型,其中不乏孤本手稿。
2020年10月20日,江西省美术馆正式推出官方线上展厅服务。线上展厅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三维展厅全景画面,让网友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唤醒民族觉醒。1921年7月,13位代表在上海和嘉兴召开中共一大,宣告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安徽芜湖市繁昌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孙村镇中分村“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举行。
本报讯(记者 朱立奇) 主题为“让艺术充满生活,与城市共襄盛典”的宁波市城市展览馆跨年活动前晚举行。当晚7时,跨年活动在城展馆一楼多功能厅正式开始,大乐团演奏、甬剧表演、越剧联唱、弹唱表演、古筝合奏、钢琴独奏、扇子舞等十多个节目先后登场,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上海茂名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本文图片均来自“静安文旅”微信公众号10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静安区文旅局获悉,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经过国庆期间的闭馆提升,于近日恢复对外开放。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位于茂名北路120弄7号(原公共租界慕尔鸣路甲秀里),建筑面积约576平方米,是一幢石库门房子,有天井、客堂、前楼和厢房等。
沉浸式展厅,用沉浸式科技对企业进行展示的方式方法及策展思路方案,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的一种新型企业展馆形式,更大的达到提高公司整体知名度的效果。5月11日上午,地处佛山季华路CBD中心的凤铝大厦正式启用。铝型材行业首个沉浸式展厅落户佛山,为凤铝的全球化布局带来新展望。
作为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科技馆新馆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占地12.8万平方米的巨型建筑,不仅是全球首座以数字文明为核心定位的科技馆,更以突破性的建筑设计、沉浸式互动体验和前沿科技展示,凭借24个主题展区、950项互动展项及六大特效影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