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承德市狮子沟桥交通节点的东北角,以其宏伟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这座博物馆占地面积达540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163平方米,由地上与地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3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则达到了13808平方米。建筑高度为8.15米,整体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大气,又融入了传统建筑的韵味,使得承德博物馆成为承德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承德博物馆内部功能分区明确,设施完善。六个文物展厅、两个临时展厅以及多媒体展厅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展览空间。而书画工作室、文化讲堂、培训室等多功能区域,则为游客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地下一层的“望长城内外——民族团结常设展览”,更是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丰富的展览内容,成为了承德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望长城内外民族团结常设展览位于承德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的东南部,这里以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展览形式,展现了承德作为民族结合部的地区特点,以及清中央政府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文化及外事等活动。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合内外之心 成驻固之业
这一部分通过三个单元,展现了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如何通过“木兰秋狝”等活动,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实现民族团结与稳定。
第一单元“围场行围 恩施泽布”,通过模拟的围猎场景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展现了康熙皇帝每年秋季在木兰围场举行的“木兰秋狝”活动。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军队的战斗力,还通过赏赐、封爵等方式,拉近了与蒙古各部的距离,实现了政治上的安抚与稳定。同时,“塞宴四事”等活动的举行,更是进一步加深了满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感情融合。
第二单元“亲征朔漠 稳定北疆”,则通过乌兰布通之战和多伦会盟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康熙皇帝亲征朔漠、稳定北疆的英勇事迹。乌兰布通之战是康熙皇帝亲自指挥的一场重要战役,通过这场战役,康熙皇帝成功击败了噶尔丹的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而多伦会盟则是康熙皇帝为加强蒙古各部的团结而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康熙皇帝成功地将蒙古各部纳入清朝的统治之下,实现了民族团结与稳定。
第三单元“揽政山庄 合心固业”,则通过溥仁寺与溥善寺的修建、皇舆全览图的绘制等历史事件,展现了康熙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政治活动、加强民族团结的举措。避暑山庄不仅是康熙皇帝的避暑胜地,更是他处理政务、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康熙皇帝通过举行各种政治活动,加强了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和沟通,实现了民族团结与稳。
第二部分:
承先祖“德泽”举“家法”毋
这一部分通过两个单元,展现了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如何继承先祖的遗志,继续加强民族团结与稳定。
第一单元“扈从塞外 赋闲山庄”,通过模拟的府邸狮子园和雍正皇帝的诗词作品,展现了雍正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生活和创作。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虽然政务繁忙,但他仍然经常到承德避暑山庄度假和避暑。在这里,他不仅享受到了宁静的生活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通过诗词创作等方式,表达了对先祖遗志的继承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第二单元“习武木兰 毋忘家法”,则通过缮修山庄和雍正时期民族关系的描述,展现了雍正皇帝对先祖遗志的继承和发扬。雍正皇帝在位期间,不仅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更新,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和沟通。他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始终将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
第三部分:
谱团结之曲 奏盛世华章这一部分通过四个单元,展现了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如何继续加强民族团结与稳定,并创造了盛世局面。
第一单元“肄武习劳 巡幸木兰”,通过模拟的乾隆皇帝“木兰秋狝”场景和行围四咏等诗词作品,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先祖遗志的继承和发扬。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每年秋季都会到木兰围场举行“木兰秋狝”活动,以此锻炼军队的战斗力并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同时,他还通过行围四咏等诗词作品,表达了对先祖遗志的怀念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第二单元“万树盛宴 隆恩庆典”,则通过模拟的接见、颁赏、赐宴等场景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展现了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这些庆典活动不仅展示了清朝的繁荣和强大,还通过赏赐、封爵等方式拉近了与蒙古各部的距离,实现了政治上的安抚与稳定。同时,这些庆典活动还促进了满蒙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感情融合。
第三单元“外庙纪事 辉映陪都”,则通过普宁寺、普佑寺等外八庙的修建和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修建外八庙的举措和意义。这些外八庙不仅是为了满足宗教信仰的需求而修建的宗教建筑,更是乾隆皇帝为了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和沟通而采取的政治手段。通过这些外八庙的修建和宗教活动的举行,乾隆皇帝成功地拉近了与蒙古各部的距离,实现了民族团结与稳定。
第四单元“往来交流 功昭四海”,则通过接见藩属国使节和朴趾源《热河日记》等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举措和成果。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他不仅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还通过接待外国使节和商人等方式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清朝的繁荣和发展,还提高了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望长城内外——民族团结常设展览”以生动的展览形式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展现了承德作为民族结合部的地区特点和清中央政府在这里举行的重大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文化及外事等活动。通过这个展览,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清代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感受承德作为清朝皇家避暑胜地和民族团结重要场所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个展览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平台,使他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精神。
8月9日,记者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黄河文化博物馆项目拟选址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都市阳台片区。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备受司乘人员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的重视,5月20日至31日是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丽水高速以浙高运技研中心展厅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技璀璨,未来可期”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宣传高速公路科技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普及丽水高速近几年当中的科技研发成果及同行业内目前使用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对高速公路行业科技应用发展现状的认识,激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馆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博物馆界的经典作品,设计以“文化为核、科技为翼、体验为本”,既尊重历史文脉,又拥抱现代技术,通过空间、视觉与叙事的多元整合,而大放异彩。兼具学术深度与大众吸引力,屡获各种设计奖。
近日,浙江国贸云商控股有限公司携手海外多国商贸物流园区倾力打造了一个“数字化海外展厅”,并实现成功上线。打破了出口企业在海外营销过程中面临诸多痛点,尤其是疫情全球蔓延的阶段时刻,未来数字经济将会全球化。
疫情的爆发,线上展厅、云展览越来越受到会展界的关注和重视,云展馆具备相对完备的展示功能,能够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可看到想看的内容。本月14日,由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牵头组织策划的“红色印记·劳动最美”徐州劳模(先进)风采摄影展暨淮海经济区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云展馆上线。这是徐州市总工会运用VR技术,在全省工会首家打造的720%uB0全景劳模风采主题漫游展。
12月1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广东网上红色展馆入驻两个红色展馆——中山市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
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展厅设计是展示设计的一种,顾名思义,即在特定的展厅环境当中,为陈列展示特定内容而进行的设计。现代展示设计理念形成于20世纪末,但人类对展示的应用则早得多。从古人树立起图腾碑柱,开展各种庆典祭祀活动开始,这种体现着原始的意念、具有一定的空间排列以及功能的大型摆设,成为人类历史上空间展示的启蒙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