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是记录历史脉络,记录学校发展历程的,是系统整合建校以来的关键事件、重要决策、教学改革等资料,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让后人知晓学校如何从萌芽起步,一步步发展壮大,为文化代代相传奠定事实基础。校史馆是搭建联络纽带,常为校友返校聚会、交流的场所,借参观契机,不同届校友重逢、结识新朋友,共享母校新变化,在情感纽带加固下,校友更愿意为母校发展出钱出力、建言献策。校史馆是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校史馆犹如文化展厅向社会开放,吸引各界人士走进来,人们在了解校史过程中,也把校园文化带出校门,提升学校在区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那我们如何设计校史馆,才能使其具备更强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仅供参考
一、突出故事性在我们着手设计校史馆的时候,不妨深度挖掘学校历史中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故事,例如讲述学校创始人的艰辛创业历程、师生在困难时期坚守教育的感人故事等,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将以其独有的温度与力量,鲜活地呈现在校史馆的展板之上、吸引每一位踏入校史馆中的参观者,让他们沉浸于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之中,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扬州大学校史馆在设计上别出心裁,以张謇的生平故事为主线徐徐展开。张謇,作为扬州大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更是中国近代实业教育的先驱人物,他的诸多经历与成就宛如熠熠星辰,串联起了扬州大学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使得校史馆承载的历史底蕴愈发厚重,每一处展陈都仿若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二、展现多元化的视角
在进行校史馆设计时,我们不应局限于展现学校的官方发展历程与重大功绩,还需将目光投向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片段、生活细节,挖掘那些看似平凡却饱含温度的瞬间。同时,聚焦校友们于各个领域拼搏奋进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与突出贡献,全方位、多角度地铺陈开来,力求勾勒出学校完整且生动的立体风貌,让每一位踏入校史馆的观者都能深切感受到这所学校深厚的底蕴与蓬勃的生命力。如校友风采讲述他们从校园出发,在各行各业披荆斩棘、大放异彩的奋斗故事,用真实且动人的经历激励后来者。
三、体现时代特色
将学校历史置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展示学校在各个时期对社会发展的响应和贡献,以及时代变迁在校内留下的印记,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发展。
四、复原历史场景
如我们在做校史馆规划设计的时候可根据学校历史上的重要场景或事件,进行场景复原或实物还原,比如,按照记忆中的模样复原老教室,陈旧的桌椅、斑驳的黑板,瞬间勾起往昔求知的岁月;重现曾经的教室,摆放着传统的书写本,让观众仿若穿越时空隧道,亲身融入过去那段质朴而又充满激情的校园生活,使校史馆真正成为一个承载历史、洋溢温情、富有灵魂的文化殿堂,让每一位踏入其中的参观者都能沉浸式地感受学校一路走来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
五、合理规划参观路线一个好的展馆空间的布局规划是极为重要的, 不是用简单粗暴的直线型编年排列,而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组织空间。从校史馆入口开始,沿着螺旋步道,年份越早的校史资料布置在越低的层级,越靠近中心的位置;随着螺旋步道逐渐上升,展现的是学校逐年发展的进程,近期历史与成果则分布在最外圈、较高的位置。引导观众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逻辑逐步参观,避免参观过程中的混乱和遗漏,确保观众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校史。
六、合理的色彩搭配
色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以红色为例,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承载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已然成为伟大祖国 “中国” 的标志性色彩之一。同理,我们在设计校史馆的时候需要深挖学校创办时期的色彩符号,每一所学校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特定时期所运用的色彩,成为记录校史的一种符号化语言。比如一所百年老校,建校初期的校徽、早期的校服可能主打藏青色,那在校史馆设计中,就把藏青色作为基础色调铺陈,搭配沉稳的米白色,既复古又庄重,能瞬间将访客拽入往昔岁月,让色彩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时光纽带。
校史馆是装满思政 “富矿”,早期革命者的校园足迹、为国家输送人才的报国篇章,是鲜活教材。是真实故事、实物史料,点燃学生爱校爱国的赤子情怀。是校友的斐然成就、突破困境的过往,是激励在校生的 “精神燃料” 。当学生目睹校友从平凡迈向卓越,自然会燃起斗志,在学业赛道上奋力追赶,为梦想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