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传承使命相信校史馆对学校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怎样策划布局才能最好地呈现学校文史底蕴?这是学校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校史馆,是记录学校历史演变发展,与教育理念积淀的空间,与校园内发生的一切共同生长。
其内容以学校发展为主线,从建校的经济政治环境背景、办学思想、创始人故事等开始讲述,并逐渐延伸到各个发展阶段学校的状态——培育出的著名校友,各届校长在发展阶段的坚持,与育人方向的调整等等。
而校史馆的建设,对于老校而言,意义不止于此。
除开对外展现学校历史沿革,与教学实力,一座校史馆也是学生教师的学习场所。从了解历史杰出校长提出的教育理念精神,教师能够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启发更多教学方面的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可以通过校史馆的内容主动激励学生,增添师生对学校的认识,使其学习传承校友前辈的精神意志;同时校史馆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向学生传递的是更贴切、更真实的文化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知识关注的敏感度,从而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氛围。
而教育设计需要解决的,便是场馆流线的策划与布局——如何使参观者在步入校史馆的第一瞬间,便体会到学校的精神内核?如何使场馆流线逻辑清晰,向参观者呈现出学校完整的文史画卷?
希望以下几所学校的案例,能为您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1、以学校的马形LOGO作为大门显眼的设计,马家堡小学的校史馆的独特之处在入口处便得到了体现。
校史馆整体以浅色木质材料作为墙面,以白色与红色作为主色调穿插其中。门上布满的文字,是学校育人理念与教学精神的描述,在轻中式的风格中又极具与抽象logo结合带来的现代感。
步入其中,左右两侧的白色墙面上,是学校从1957年起的历史沿革伴随着参观者进入校史馆。侧斜着的墙面宛如翻开的书页,藏于其中的灯光则清晰点亮了每一段历史。
穿过历史流线,可以看到的是左右两侧墙上学校相关的奖项,以及历史大事记。墙上的奖杯与奖项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进行描述,但透明支架与背后干净的白色墙面,使每一个奖项都如同「博物馆展品」一般,被清晰地衬托出来,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观赏。
穿过奖项与历史,可以看见学校的视频介绍以欢迎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到访者。从参观流线上来看,参访者们也能从了解学校历史,重要时刻,以及辉煌成就之后,真正地走近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孩子们在视频中所呈现的生长状态。
穿过第一片展示区,出现的是学校文物的收藏区。这些对学校历史有重要意义的物品,就这么静静地摆放在木质色支架中,以暖黄色灯光的设计烘托出辉煌璀璨的氛围。
省去了大量的文字贴牌介绍,这样对奖项与文物的「博物馆式」处理,反而更使人被物品本身吸引,对其故事感到好奇,并完全沉浸在学校历史长河的宏大之中。这样以留白为主的艺术处理,是学校在设计校史馆时可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
2、南师附小的校史馆,则是很好地利用了材质,色彩与灯光,营造出历史长卷一般泛黄的时空感。
迈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木质墙面上的学校历史重要节点。与马家堡小学现代感的墙面设计不同,南师附小校史馆使用的竖行布局与木材墙面,模拟出了古代竹简的形态,增添历史气息。
浏览到中庭,设有一个圆弧形半封闭式展览空间,可以利用墙面色彩与图案,打造沉浸式观感,让参观者各方感官都关注在展览的内容上。
场馆内的转角处还设有吧台与桌椅,供参观者休息的同时观看墙上的视频资料,是利用角落空间的好方法。
场馆最重要的部分,我们的设计师以多种现代展览形式,与充满中式元素的展览内容融合在了一起:学校历代重要的校长与校友画像,可以用装置艺术和悬空画框安置在侧面;旁边的墙面上以剪影与打光的形式,展现人类文明流线;而位于中心的玻璃展柜,则用来展陈学校重要文物。
比起留白带来的,更注重对于展览品的「欣赏」,南师附小校史馆的设计思路更注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沉浸式体验为师生以及参观者的震撼。
3、厦门英才学校的校史馆设计,是一场从入门开始的流动性空间体验。随着门口一首「厦门英才赋」的展开,整个空间便宛如一条河道般向前流淌。
地面上的圆形图案如同湖面的浮萍,顺着空间流线,引导参观者一步步深入了解。左手边的展板突出学校大事件,右手边则巧妙地运用了博物馆展品的摆放形式,加以文字和视频描述,将学校历史绘声绘色地向来访者进行阐述。
再向里走,通过户型的走廊。这里用木色与淡黄色,将学校历史流线绘制于墙面与穹顶。参访者路过走廊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慢下脚步,在校园历史的河道中漫步。
墙面上的讲解牌,我们的设计师也采用了长轴般流动的桌面,使整个空间的流动感进一步加强,强化参观者的舒适体验,使校史馆变得让人流连忘返。
4、石排中学的校史馆设计,更是结合与利用了现有的景观环境,让参访者在参观校史馆的同时,也一并欣赏了校园风景。
整个场馆分为两条流线——中庭,与右墙。穿过大门的右手边墙面上,有着从建校以来的所有重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这块墙面是由拼接的方块打造,具有创意与现代感的同时,也十分方便信息更新。
简单的圆形拱门的设计,便轻松地将苏州园林感带了出来。中间的透明玻璃通透又清爽,让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阅读到玻璃上印有校训的字样。
中庭流线的作用不在于展现过多的信息,而是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学校历届杰出人物的画像。既符合参观路线的逻辑,也方便人们感受其位于中庭所带来的宏伟的视觉震撼。
博物馆式的空间流线,沉浸式场馆体验,流动感极强的参观流线,以及中式园林般内外结合的场馆设计。
无论何种方案,都在结合学校本身文化理念的基础上,用空间设计强化了参观体验,烘托出了学校本身独有的气质。

在同济大学博物馆开展光艺术临时展厅活动,参与本次的临展的设计及施工,本项目是以营销为目的的展示体验空间,在400㎡的长条形空间内,以合理的展示逻辑/功能各异的体验场景呈现照明的产品及品牌,其中包含10+品类、100+SKU、10+多种体验场景,有效的传递出品牌力成为了本次设计的重点。

3M 牙科产品和用品的设计初衷,是专为那些致力于提供优质牙科护理、不断追求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的专业人士。为了充分展示3M 在牙科领域的创新技术,其牙科技术部门精心打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3M牙科技术展厅。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博物馆如同一座座知识的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在和也健康博物院,这座以健康为主题的博物馆里,你将开启一场关于睡眠文化与磁科技的深度探索之旅。这里不仅是一处知识的宝库,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滋养与启迪的圣地。绿水青山间的健康殿堂和也健康博物院的建立,是和也公司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和也孝丰健康产业园内,四周被绿水青山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博物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本次设计的科技材料企业展厅,旨在打造一个集产品展示、技术交流、品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该企业作为科技材料领域的先锋,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展厅需充分展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前沿科技实力,为来访者带来震撼且富有启发性的体验。

在千年古树旁,一座科技园区悄然崛起,仿佛古老与未来在此交汇,风起云涌间,古老的树枝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园区内,科技的力量如潮水般涌动,引领着未来的方向。风起,象征着科技革新的力量,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创新的灵感。

近日,参观人员分批次参观北京电控企业文化展厅,深入了解北京电控的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及企业文化理念,本次参观不仅加深了对电子信息产业及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这个客户是2024年的重点客户,模玩玩具行业,主要是基于全球知名的IP资源,打造以IP雕像模型和模玩为主题的新概念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1400㎡,集中展示全球雕像、手办、创意文化、艺术品、IP衍生品等,成为挖掘行业历史、 传承模玩文化的重要基地。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建三局的全资子公司,1954年成立于重庆,1973年从贵州移师湖北,现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重要骨干成员。

本口腔门诊设计项目总面积为700㎡,设计以打造兼具现代感与舒适感的空间,注重细节与整体氛围营造,满足功能需求同时融入独特元素,带来视觉与心理双重愉悦。接待区和候诊区位置显眼,通常配备舒适座椅和必要的便民设施,部分设有信息展示区。走廊设计注重引导性和流畅性,连接各个功能区域,有的还设置了休息区和展示区,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