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年开埠历史,两甲子沧桑巨变。由济南城投集团建设的济南开埠博物馆新装亮相,该博物馆以1904年济南自主开埠历史为主线,彰显商埠历史文化,弘扬济南敢为人先的开放精神。
博物馆位于中山公园北门西侧,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地上共2层,包括展厅、多功能厅及公共配套用房等。
博物馆分为6个板块:
1、自开商埠:全面展示了济南开埠的时代背景、古城变迁等内容;
2、新城崛起:介绍了商埠区从规划建设到北拓、南展,济南城市格局为之一新;
3、商埠百业:重点展现开埠后近代工商业迅速发展,进一步凸显了济南城市地位;
4、商埠生活: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下的城市化进程;
5、新生力量:展示了商埠区的红色印记和在济南解放后各个阶段的发展瞬间,
6、振兴开放:《“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获批后,商埠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空间叙事:从线性逻辑到沉浸式体验
作为设计师,踏入济南开埠博物馆的第一感受是空间叙事的精妙分层。展馆以“自开商埠、新城崛起、商埠百业、商埠生活、新生力量、振兴开放”六大板块串联起120年的商埠历史,通过动线规划与视觉层次引导观众逐步深入。例如,首层以场景复原还原1904年的城市肌理,二层则通过老字号展销一体空间实现历史与商业的活态融合。
设计师的巧思在于虚实结合:蒸汽火车模型与触屏交互装置的搭配,既保留工业时代的厚重感,又赋予观众探索历史的主动权。尤其是“穿越之门”拍照打卡区,利用AR技术将游客嵌入百年前的商埠街景,模糊了时空边界,这种“参与式设计”让静态展陈焕发动态生命力。
二、视觉符号:材质与色彩的在地性表达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本身即是一场历史符号的现代转译。红褐色条形陶砖外墙、铜质拱形大门与欧式民国风窗框,既呼应了老商埠区的建筑风貌,又通过发光灯带这种现代材质的对比,形成新旧对话。
设计师通过色彩心理学强化主题:商埠百业区采用暖黄灯光与木质展柜,烘托商业繁荣的温暖氛围;新生力量区则以冷灰色调与金属材质,隐喻工业革命带来的理性革新。
三、交互设计:从单向传播到多维感知
济南开埠博物馆的突破性在于用户体验的革新。传统博物馆的“展品+标签”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感官交互:
触觉:开埠后的火车场景还原,可坐到位置上用触觉感知百年前的火车;
听觉:扫描“有声明信片”二维码,聆听百年前市井声音,声音设计增强场景代入感;
可以聆听当时的戏曲
视觉:通过动态投影再现历史变迁,光影节奏与历史脉络同步。
设计师甚至将“解谜游戏”融入观展——沉浸式解谜书《经纬谜局》让观众化身1915年警员,在实景中推理破案。这种叙事性互动不仅提升趣味性,更通过任务驱动深化对历史细节的理解。
四、文化赋能:从历史场景到文旅生态
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博物馆的设计不仅限于展馆本身,更延伸至周边业态的协同共生。与中山公园的无缝连接、泉水书房的文创空间、老字号餐饮的植入,共同构建“历史场景+时尚消费”的生态圈。设计师通过“留白与呼吸感”平衡商业化与文化性:展馆内保留大量空白墙面与休息区,避免信息过载;外部则通过导视系统串联鲁味斋、经三路老建筑群,形成可漫步的文旅动线。
五、设计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之道
从设计视角看,济南开埠博物馆的成功在于克制与创新并存:
克制:尊重历史原真性,如《济南商埠界线全图》的原图展陈,避免过度数字化稀释文物价值;
创新:通过模块化展具、可拆卸隔断预留策展灵活性,适应未来内容迭代。
然而,亦有可优化之处:部分互动装置的操作指引不够直观,老年观众可能存在使用门槛;灯光设计中局部聚光灯过强,长时间观看易产生视觉疲劳。未来或可通过增加语音导览、动态调光系统进一步提升包容性。
党建展厅的核心功能是向人民展示政府党建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要平台。近期,浙江省衢州市总工会打造的党史党建和劳模工匠展示厅正式开放。
一个好的展厅应留给观众清晰、强烈的印象,简洁、明快是吸引观众的最好办法。展厅设计一定要有突出的亮点,通过造型、灯光等手段突出重点展示内容。此外,和展会设计不同,展厅设计由于时间较长且相对固定,所以要注重材料的选择。
为积极创新金融知识宣传形式,帮助社会公众正确掌握金融知识、防骗技能,随时随地“云普及”,集常态化、阵地化、创新化、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教育平台中荷人寿“金融知识云展厅”正式上线。
1、设计前述近代城市发展百年是一部浓缩的交通工具进化史,沙坪坝龙湖光年项目作为全国首例商圈高铁 TOD,占据城市及交通重要节点,峻佳设计以此为出发点,从 “Hyperion・光年” 概念破题,将 “行进列车” 的理念与变幻的曲线相结合,赋予展厅科技感,强化简练纯粹的仪式感氛围。打破时下商业地产营销的思维定势,针对传统展厅以单一多媒体和文字展示为核心、信息过载且体验不佳的问题,以塑造深入人心的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为核心,进行展厅设计。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泉州市侨乡体育中心内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6500多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层展区。常设展区展出各类非遗展品达650多件,荟萃我市众多非遗保护项目,是国内最大的非遗馆。参观者不仅能看到非遗项目的实物展示、展板文字图片介绍、多媒体演示,还能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活态展演展示,全方位感受非遗魅力。
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www.jskp.cn)上线试运行。江苏网上科普展示馆作为国内规模领先的虚拟全尺寸建模展示的网络科普展示馆,从立项、论证、规划到建设完成共计64天,展览面积同比实体展示馆达到9000㎡。
5月22日上午,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开馆仪式暨“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在横栏镇举行。该馆作为横栏镇高端文旅项目之一,其成立是横栏镇不断完善公众文化设施,推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
云展厅是疫情期间比较热门的词,毕竟很多博物馆、陈列馆等都不能去参观浏览,今年的广交会都是线上举办,那么云展厅就是企业线下的实体展厅,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技术搬到网上一种形式,5月25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云展厅正式上线,因疫情关闭的博物馆通过云端展览的新面貌向公众开放,采用这种方式,让更多想参观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有了更多方式。
地方特色的旅游业近几年都比较热门,比如长沙的“茶颜悦色”,很多人都会因为一杯心心念念的奶茶,会想去长沙旅游,比如重庆热门的“ 轻轨”,很想人都想体验5D城市的感觉,每一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怎么让特色带动当地的发展,怎么让人一下子就知道了解当地特色,除了去当地特色旅游本身之外,其实建设展厅是一个不错的名片,有的地方建设的展厅甚至会起到示范作用,当地特色展厅设计里面的主要展示内容是当地特色,让更多的外来游客了解当地的习俗,结合旅游攻略一起展示,提高旅游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能推广宣传当地特色,日前,江西省双溪乡樱花村于2019年7月开始建设的磐安樱花文化展示厅即将完工,工程进入布展完善阶段。双溪乡宣统委员陈正华介绍说,樱花文化展示厅是围绕‘樱花小镇’这条主线来建设的,充分体现了樱花的内涵和文化,给游客提供一个多维度了解樱花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