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史馆选址格兰堂这栋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红砖建筑,是对历史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再利用。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外观,本身就承载着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改造为校史馆,在设计构思上,是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功能延续其生命,同时也为校史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天然契合的空间载体。
1、建筑历史与现代功能融
从外部来看,保留建筑原有的古朴风貌,不做过多的现代化改动,使校史馆在校园中宛如一颗历史的明珠,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当师生或访客走近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经岁月洗礼的红砖外墙,这种视觉冲击会让人瞬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进而对校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内部功能布局上,一层作为校史文献收藏、研究及办公区域,满足了校史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二至四层作为校史展览区,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层次,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展示空间。这种功能分区既尊重了历史建筑的结构特点,又赋予其新的使命,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空间叙事与校史脉络梳理
校史馆二至四层的校史展览区,在设计上采用空间叙事的手法,沿着建筑的空间布局梳理校史脉络。从进入展览区开始,参观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随着空间的转换,中山大学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同时,利用建筑的空间高低错落、回廊转折等特点,营造出不同的参观体验。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或重大成就展示区域,可以设置较为开阔、明亮的空间,增强视觉冲击力,凸显其重要性;而在展示一些相对平和的历史阶段时,则可以采用较为温馨、静谧的空间氛围,让参观者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文化氛围营造与情感共鸣
在校史馆的设计中,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唤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除了展示校史内容,还通过对空间的装饰、色彩的搭配等细节来传递中山大学的文化精神。
在装饰方面,提取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元素,如校徽、校训等,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到展厅的设计中。例如,在校史馆的入口处,可以设置一个大型的校训艺术装置,让参观者一进入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核。在展厅的墙面装饰上,采用与红砖建筑色调相呼应的暖色调,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氛围。
4、科技手段与传统展示结合
为了让校史展示更加生动、多元,校史馆的设计构思中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并与传统展示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对于一些珍贵的文物、文献等展品,采用传统的展柜展示方式,配以柔和的灯光,保护展品的同时凸显其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展示内容和形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互动屏幕,展示学校历年的发展数据、师生风采等信息,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场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当参观者用手机扫描展品或特定区域时,能够获取更多关于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景故事。这种科技与传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不同参观者的需求,又提升了校史展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为了重温高峰谷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漳州市九龙江集团一边恢复修葺红军寮、红军亭,开辟红军广场,一边挖掘高峰谷红色文化背景,打造了高峰谷红军寮红色教育基地。目前,高峰谷红军寮党史、党性教育展厅已开馆,今年春节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在36,000年前还没有先进的iPad或平板电脑。史前人类利用洞穴进行艺术活动,而法国肖维岩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艺术遗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人们不不可能自己进入。
虚拟展厅的出现带来了创新型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也可以教学使用,近日,8月24日,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街道锦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同行者社工开展了“长沙记忆——走进马王堆”传统文化宣传活动,邀请了省博物馆讲解员讲解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通过云展厅,创新的向辖区内30多名青少年传播马王堆汉墓的文化知识。
12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中参观的观众。国家博物馆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焕然一新的展陈设计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4月18日下午,位于水仙路12号的“城记·中山路”展示厅正式开放。展示厅以全新的城市场景空间呈现,面积不大,却浓缩了中山路片区的“前世今生”,市民游客可以在鲜活的场景中感受中山路的故事,在古早味的音频中感受市井的烟火味。
博物馆作为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其展厅灯光设计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科学与美学的融合。优秀的灯光设计需平衡文物保护、视觉叙事、观众体验与空间美学四大维度。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参数、经典案例与前沿技术,探讨博物馆展厅灯光设计的核心逻辑与实践路径。
此次地下库房改造项目还包括了修建一条通道,这条通道连接着地下库房和负责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故宫文物医院。“此后,故宫地下一、二、三层库房需要修复保护的文物,不用再上到地面,而是直接从这条通道去文物医院。更安全、便捷、环保,修复完成,再经由通道回到地下库房。”单霁翔院长介绍说。
所谓校史即是指对学校从建立、发展以及变迁过程做真实记录的文献资料。而校史馆作为陈列校史文献的重要基地,无论是校园的文化建设,还是对学校历史研究,都可以以校史馆中包含的“内容”作为依据,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开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可以保存、传承、传播好当地的丰富的非遗资源,并积极转化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特产销售等多方面优势。9月14日,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在甘肃兰州正式开馆,现场还正式推出了云集省内精品非遗保护项目的“如意甘肃·乐享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