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史馆选址格兰堂这栋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红砖建筑,是对历史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再利用。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外观,本身就承载着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改造为校史馆,在设计构思上,是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功能延续其生命,同时也为校史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天然契合的空间载体。
1、建筑历史与现代功能融
从外部来看,保留建筑原有的古朴风貌,不做过多的现代化改动,使校史馆在校园中宛如一颗历史的明珠,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当师生或访客走近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经岁月洗礼的红砖外墙,这种视觉冲击会让人瞬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进而对校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内部功能布局上,一层作为校史文献收藏、研究及办公区域,满足了校史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二至四层作为校史展览区,充分利用建筑的空间层次,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展示空间。这种功能分区既尊重了历史建筑的结构特点,又赋予其新的使命,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空间叙事与校史脉络梳理
校史馆二至四层的校史展览区,在设计上采用空间叙事的手法,沿着建筑的空间布局梳理校史脉络。从进入展览区开始,参观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随着空间的转换,中山大学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同时,利用建筑的空间高低错落、回廊转折等特点,营造出不同的参观体验。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或重大成就展示区域,可以设置较为开阔、明亮的空间,增强视觉冲击力,凸显其重要性;而在展示一些相对平和的历史阶段时,则可以采用较为温馨、静谧的空间氛围,让参观者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3、文化氛围营造与情感共鸣
在校史馆的设计中,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唤起参观者的情感共鸣。除了展示校史内容,还通过对空间的装饰、色彩的搭配等细节来传递中山大学的文化精神。
在装饰方面,提取中山大学的标志性元素,如校徽、校训等,以艺术化的形式融入到展厅的设计中。例如,在校史馆的入口处,可以设置一个大型的校训艺术装置,让参观者一进入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核。在展厅的墙面装饰上,采用与红砖建筑色调相呼应的暖色调,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氛围。
4、科技手段与传统展示结合
为了让校史展示更加生动、多元,校史馆的设计构思中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并与传统展示方式相结合。一方面,对于一些珍贵的文物、文献等展品,采用传统的展柜展示方式,配以柔和的灯光,保护展品的同时凸显其历史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展示内容和形式。
例如,利用多媒体互动屏幕,展示学校历年的发展数据、师生风采等信息,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查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场景,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
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当参观者用手机扫描展品或特定区域时,能够获取更多关于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景故事。这种科技与传统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既满足了不同参观者的需求,又提升了校史展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汽车消费者在面对令人赞叹的外观设计、豪华内饰、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各种先进的技术配置等众多因素时,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当然使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精细的工艺打造出一个舒适且精致的空间是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的,就如打造他们的建筑外衣。
8月9日,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70年辉煌历程主题成就展厅开馆仪式在化建大厦隆重举行。
“信·念——红色家书主题展”主题展,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深情厚谊与坚定信念,它们不仅是对家人的思念与嘱托,更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
坐落于隋唐大运河之心脏,洛阳洛河与瀍河交汇之璀璨仙境,一座博物馆犹如明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其核心理念“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将大运河之拱形元素融入建筑,撑起宏伟之姿,亦勾勒出运河文化之深远遐想。
“5G之城”贵州移动数字展厅已于日前正式开馆。该展厅位于观山湖区贵州移动指挥调度中心内,面积约600平方米,涵盖序厅、移动通信史、5G之城解析、行业应用及互动体验、5G之城展望五大分区,整体方案设计立足现有行业应用业务及产品、引入行业热点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以统一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平台支撑、管理和控制,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场景展示、实物展示等手段,以生活情景带入模式演绎“5G之城”。
九江红旗电影院是我市成立时间最早的国营电影院,此次升级改造成为九江及周边省市唯一一家爱国主义主题影院,将定期播放具有家国情怀的电影作品,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灵活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切实增强我市广大青少年、干部群众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双拥工作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11月26日,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岭南文脉 时代新韵”成果汇报展示展演暨“岭南文脉 薪火相传”广东文化艺术普及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省文化馆举行。
科技的进步让多媒体在展厅的应用扩大了多样性,疫情的到来,让很多企业开始走线上展厅的模式,数字展厅的出现,无论是博物馆还是体验馆,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更多,学习更多,2022年初,建设银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金融宣教基地建设工作要求,坚持科技赋能,搭建基于“VR、3D及智能AI技术”的数字化线上宣教展厅,“总行展厅+分行特色馆”相结合,打造“标准化+特色化”宣教内容库,构建“集中化+阵地化”宣教矩阵,面向大众客户、一老一小、残障人士、少数民族、大学生等重点客群开展特色宣教,丰富建设银行金融宣教工作内涵。
地震科普展厅,通过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展示地震发生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让人们了解地震的危害性。3月25日上午,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展厅开放仪式在河北省地震局机关办公楼一楼举行。首批参观展厅的石家庄市槐北路小学四年级的十余名学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入展厅。通过讲解,学生们了解了地震形成的原因、类别和危害,还通过融屏、VR等方式体验搭建抗震房屋、观察地球内部构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