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两期推文中,我们分别对“空间符号”与“品牌自身的转化”展开了详细阐释。
而真正设计出色的企业展厅,关键在于将那些从品牌诉求中拆解出的符号(元素),与空间符号实现深度协调与有机融合。
我们认为,企业要想打造出独有的展厅,需要符合这个公式:品牌诉求+协同空间符号=专属展厅
“+”代表了协同与融合。而这种协同与融合的核心基础,是让空间符号与品牌诉求形成紧密的“因果关联”——品牌诉求为内核,是空间符号设计的源头与依据;空间符号为外在呈现,是品牌诉求的具象化表达。二者同频共振,才能构建出赋有品牌自身内涵的专属展厅。
要想实现这种协同,必定经历“拆解—转化—联动” 的完整链路。“拆解”这一环节,如何将“品牌认知”拆解成落地符号?一文中已经解析了如何从“品牌认知”中拆解的三个维度。
拆解出的关键词,如何变成空间里具体存在的符号?这就需要 “转化” 。用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的具体符号,替代直白的文字表述。把品牌想说的话,变成参观者能轻松看懂的空间语言。比如,表述“严谨”的品牌词时,我们就可以转化为毫米级误差的制造工艺,抽象的品牌词一下子生动起来!
最后,让这些符号形成联动,避免孤立存在。因为只有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才会成为承载情感、传递思想的空间载体。同时,空间里的每一个符号,才能释放出深厚的内涵。
品牌诉求+协同空间符号=专属展厅,某种意义上,打造出有企业特色的专属展厅,不仅仅是增强品牌识别度和记忆点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让参观者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品牌的核心主张,并且通过空间里的每一个符号,深化企业的品牌理念。在参观者的心中留下一种印记:企业的品牌的确是真实可信、始终如一!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当今时代十分重要,尤其是各方面的成熟相比过去要早很多,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全国各县(市、区)院要积极建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展厅,那么怎样建设一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展厅,本文就这个问题简单的了解下。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而校史馆,便是这些宝贵记忆的守护者。它们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心的布展,引领我们穿梭于时空的长廊,感受学校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精彩的校史馆设计案例供学习参考。

科普教育中心展厅的设计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激发创新思维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展厅设计,不仅仅是展示科学知识的平台,更是通过互动、沉浸式体验来激发观众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场所。下面将围绕科普教育中心展厅设计的主要思路进行分享,探讨如何从空间规划、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等角度入手,打造一个既具教育性又充满吸引力的展厅。

党建文化展厅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建文化的重要阵地,区域规划依党建脉络,设序厅、主体展示区、互动体验区与资料查阅区。造型设计通常融入党徽、红旗等元素,以简洁线条呈现庄重感。空间规划合理利用空间结构,借灯光营造氛围。文化设计深挖本地特色,借多元手段展示,以红色为主调渲染氛围。各维度紧密配合,打造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建文化的重要阵地。

研学教育基地展厅是指为研学教育提供的展示和交流场所,通常用于展示研学教育成果、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等内容,为学生、教师、家长和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研学教育的窗口和平台,研学教育基地展厅设计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展厅,是一座闪耀着信仰之光的灯塔,是集中展现党的建设辉煌成就、深度宣传党的先进理念与崇高价值观的核心阵地。它聚焦于党在漫漫征程中所铸就的丰功伟绩,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信使,将党的精神火种播撒向四方。一个好的党建展厅设计,是能够引领参观者穿越时空的隧道,沉浸式回溯那段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亲身体验往昔热血澎湃的奋进史诗,让心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受到深深的触动与洗礼。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弘扬的必经之路,而民俗文化展览馆正是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缩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认识民俗文化的窗口,本文简单据网上整理,简单介绍下“民俗文化展览馆如何设计?” 仅供参考:

展示空间是一种多维度的组合空间,参观者在展示空间可视、可闻、可触摸,全方位地参与、感受。想要做好一个展厅空间的设计,需要从创意、平面、空间、标识、形式、技术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展厅的装修已经成为介绍企业内涵和文化的重要场所,那么在设计展厅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