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展厅设计师,每次投身项目,都像开启一场与企业灵魂对话的旅程。这些展厅,不只是展示空间,更是企业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是用设计语言书写的品牌故事书。
1、以 “魂” 为骨,筑牢空间根基
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 “魂”—— 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深耕十年的科研坚守,是国家电网赋能时代的责任担当,或是交通水利集团筑路架桥的磅礴底气。设计时,我会先挖掘这份核心精神,让它成为空间的 “骨骼”。比如农业科学院展厅,用流动的绿色曲线呼应农业的生机与自然韵律,把十年耕耘的厚重感,融在清新且富有力量的视觉语言里,让参观者踏入的瞬间,就触摸到农科人对土地的热忱。
2、用 “序” 引导,编织参观节奏
展厅是线性的故事容器,“序” 是第一个逗号,决定着故事的起调。国家电网展厅以简洁明亮的空间开场,科技感的点阵元素如电流般流淌,配合品牌标识的沉稳呈现,迅速将 “创新、智慧、担当” 的基调定下;而企业发展历程展厅,用大幅留白与渐进式展墙,像翻开旧相册般,自然牵引参观者走进时光长廊。通过对开篇氛围、动线引导的设计,让观众从被动 “看展”,变成主动 “读故事”。
3、让 “境” 共情,激活五感体验
好的展厅,是沉浸式的 “境”。在科技感展厅里,利用弧形屏幕、互动机器人、动态光影,打造未来感叙事场,让冰冷的技术数据,变成可触碰的场景体验;而文化气息浓厚的展区,用立体文字装置、书籍陈列与山水线条,调动参观者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若融入淡淡墨香、草木香 ),让抽象的文化理念,化作具体可感的情绪共鸣。
4、以 “简” 为美,藏繁于细节
设计最怕 “满”,留白与简洁,是给故事呼吸的空间。很多展厅用极简的展墙、统一的色调,搭配精准的内容陈列,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对信息的提炼与梳理。比如企业简介区,用几何分割与通透材质,把复杂的组织架构、业务板块,转化成清晰的视觉符号,让观众快速抓取核心,又不会被冗余设计干扰。
做企业展厅设计,本质是做 “翻译”—— 把企业的精神、历程、价值,翻译成空间能读懂的语言。每一面墙、每一处互动、每一缕光影,都是在向参观者诉说:“这,就是这家企业的模样。” 而我始终相信,好的设计,能让企业的故事,在空间里永远 “活” 着,被看见、被记住、被传递 。
如今数字展厅设计公司有很多,大都集中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面对如此多数字展厅设计公司,对于客户来说,选择一家靠谱的数字设计公司多么重要。那么,一家优秀的数字展厅设计公司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呢?
vr作为近几年科技发展优势,在各行各业都能见到它的影子,从游戏到医疗,再到教育,再到房地产。VR技术展厅,作为最新的展示方式,主要是通过VR虚拟技术的使用,3D在线展现企业展厅及产品等,为客户带来更真实的体验,有的还可以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的浏览,720°/360°全景虚拟体验观看显示,实时在线互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VR虚拟展馆的优势及特色吗?本文就这两点进行解释,方便了解vr展馆的发展优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生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市场上的养生产品、服务和项目琳琅满目,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十分困惑。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有远见的行业开始涉足养生展馆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全方位、一站式的养生体验中心。那么,究竟是哪些行业会建设养生展馆呢?
党建展厅作为传播党的精神的关键平台,备受推崇。设计需凸显党的指导思想与成就,通过合理布局、精选展品及多元展示,发挥党建文化对素质教育的引领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临近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年之际,我们一起来看看党建展厅设计思路。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明白了展厅的重要性了,上市企业早就开始规划其未来的发展路线,展厅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那么展厅如何做到吸引人,达到其展厅的重要作用了,从以下几点可以得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展示设计逐渐出现文化趋同的现象。同时,设计师对地域文化认识的不足,也导致国内地域文化的设计千篇一律。如何在展示设计中传承、保护和整合地域文化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上市公司都希望企业展厅更具有科技性、时尚感,最好能给人眼前一亮,想要与众不同的展厅效果,就要避开传统的展陈方式,采用当下流行的多媒体手段,那么多媒体设备在企业展厅设计中有哪些作用,让展厅更具吸引力。
展厅中离不开材料的加成,很多企业展厅中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本文这里的材料指的是在各类建筑、空间用来装饰的材料总称,也可以说成装饰材料。“装饰材料是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建筑结构与空间的灵魂。”
企业一旦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那些在客户心目中没有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就会被客户选中并淘汰,企业要想持续经营,就必须进行品牌管理,可以通过展厅向参观者输送品牌信息。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设计出来的展厅,相当于客户对企业的全面检阅,把企业基本信息及未来发展信息展现给客户看,增强客户对企业的深入了解,激发他们的对企业的品牌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