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济宁市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及汉园文创中心启用,标志着任城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所非国有汉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汉碑和汉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居全国前列。汉文化博物馆文创中心集汉文化研究、传承、创作于一体,与国内20余家高等艺术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百余位艺术家、工艺美术师保持着积极的互动。
任城区汉文化博物馆文创中心是一家专门讲述汉文化故事的文创园区。园内设有汉文化创意中心、文创产品展示厅、儒学讲堂、书画装裱中心等8个文创与研学机构,以及程风子艺术陈列馆、权衡博物馆、千印阁陈列馆等3座博物馆。
嗅荷塘之花香,游走在春阳台的藏书阁内,被四面书山书海包裹环绕,感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错落的阶梯打造层次丰富的阅读空间感,下沉与向上的步梯制造更多与书籍紧靠的座位。古书籍与现代文学样样齐全,为藏书阁而非传统图书馆。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文物展厅不仅仅在于再现历史,更具教育意义,是青年一代传承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传统美德的最好教材。湖北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2022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建成了供销印象展厅,至昨日,展厅共接待2500余名观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而非遗文化展厅的出现,尽显文化记忆、魅力无穷。近年来,玉林村村以古蚝油为主题,烹饪蚝油,举办文化节,生动有趣地促进了村民的参与,创造了当地的品牌特色。如今,三灶蚝油已被成功批准为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展示馆是这样一所回望历史的场所,能够促进参观者体验到历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到历史的进步和对未来的憧憬,给予参观者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更好保留烟台历史的文脉基因,传承所城特色民俗文化,2022年1月11日,奇山所历史文化展示馆应运而生。
中山大学校史馆选址格兰堂这栋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红砖建筑,是对历史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再利用。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外观,本身就承载着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改造为校史馆,在设计构思上,是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功能延续其生命,同时也为校史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天然契合的空间载体。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展现文物艺术品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作为基本展览的有效补充,原创性临时展览如何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一直是文博学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以旅顺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为策展案例,从展览前期筹备、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展览信息宣传与教育推广等四个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对观众吸引力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美术馆举办线上展厅的优势是:一是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二是作品产业链的延伸。使艺术资源能够很容易地为互联网服务所利用,从而提高其社会化服务的能力。8月1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等沿黄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协办的“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四川站)”在四川美术馆落下帷幕。
作为一座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中的红色文化展厅,“红路展厅”位于古田服务区B区,依托红色古田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于2018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22年,古田服务区开展提升改造,在完善好星级式服务、公园式环境的基础上,引进“闽菜馆”“福建特色小吃”“VR体验馆”等业态档口入驻,使司乘人员沉浸式感受古田服务区浓郁的“烟火气”;同时,新建“海丝高速党群服务中心”和“军人驿站”,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等多元化服务,促进地方社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要求进一步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管理、使用好党群服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