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绣山公园管理所获悉,历时半年的改造提升,绣山公园杜鹃文化展厅正式开门迎客。市民今后在绣山公园赏花、观鱼、踏溪嬉戏外,又多了一个了解杜鹃花科普知识、感受杜鹃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据了解,杜鹃文化展厅是公园管理所对原先的园中园绣山茶苑进行改造提升后精心打造而成。展示厅保留原茶室、庭院大框架,梳理并优化空间布局,修枝剪叶,重新掇山理水、造坡整园,改造出室内杜鹃知识科普展厅和室外杜鹃品种展示区两部分。
在室内科普展厅改造上,改造后的杜鹃文化展厅重新分配260平方米室内空间。游览的市民从进展厅开始,就能看到2.8米×1.3米的大型杜鹃瓯塑屏风,还有大屏幕液晶电视滚动播放绣山公园四季美景。室内展厅还构设杜鹃花品种科普区、文化沙龙活动室等功能区,通过移步易景使人沉浸在杜鹃文化的浓浓氛围中。
在室外庭院景观提升上,文化展厅保留原有江南庭院的格局风貌,尤其是连廊外的开阔空间,通过移除大批芭蕉树,打开了整个室外庭院的视觉空间。同时,室外庭院以园中小径为界,自然分区片植多品种杜鹃花,主要有糯杜鹃、火烈鸟、红妆楼等品种。其中还穿插配植南天竹、三角梅、日本书带草等灌木、地被,营造出姹紫嫣红的庭院景观。此外,庭院在沿园路布设条石、石桌凳,摆放五彩、七彩、中国红、东阳鹃、万紫千红等精品盆栽,给市民最美的视觉享受。
文章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本文来源官方平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历史陈列馆是区域历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每个地区都有展厅,在当地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40公里处的横山岭水库已是碧波荡漾,在水库东岸,坐落着一座既庄严肃穆又散发着激昂精神的建筑——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2020年从开年就是个不寻常的年份,随着疫情的发生到国内的有效控制,很多企业受疫情的影响,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所以就想通过网络的形式,开启更多的营销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在线VR体验的形式,实景了解场地信息,确定预定企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
集团企业文化展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西安城投集团历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开拓新的文化领域。 6月20日,西安城投集团举办企业展厅启用仪式,标志着历经近一年时间设计、建设的集团历史上第一个企业展厅正式建成投用。
「半导体」在1940年代后期以前,还是一种无法精确调控电路开关的「材料专有名词」;如今,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几乎都有半导体。半导体所打造出的「运算力」,是人类史上不可思议的进展,而跨领域的合作,更是半导体研发故事中精彩而迷人的地方,参与其中的科学家、工程师、制造专家、生产供应链专家、行销经理等,他们贡献了科学专业知识、制造技术与商业思维,透过合作与分工,加速创新的未来。
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最西端,这块被周秦文化浸润的土地,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如今,这些历史遗产在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上演着生命的律动。
所谓校史即是指对学校从建立、发展以及变迁过程做真实记录的文献资料。而校史馆作为陈列校史文献的重要基地,无论是校园的文化建设,还是对学校历史研究,都可以以校史馆中包含的“内容”作为依据,对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开馆。
狮古山是一片红色沃土,有浙西井冈山之称。为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浪川乡注重并不断挖掘红色文化和资源,在原连岭村祠堂基础上建造了红色狮古山展示馆。
由于疫情的到来,很多展览性场所不能线下参观,进而推出线上全景浏览,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馆、艺术馆等,近来疫情期间景宁县畲族博物馆“闭馆不断网”,升级打造“畲族博物馆网上展厅”,市民不用出门就能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直接刷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数字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数字化展厅是把多媒体系统和数字化的技术工艺成为展现,通过人机的交互技术去引群众欣赏,11月30日,为创新水文化传播方式,武汉市江滩办主动筹划数字展厅,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