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发挥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近日,记者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济南将支持建设13个黄河非遗展馆,着力打造“一展馆一特色”的黄河非遗展示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黄河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抢救和修复工程,济南着力在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建设上破题,深入挖掘梳理黄河非遗相关项目,认真梳理沿黄河流域区县与黄河有关的济南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状况,以及与黄河有关的文化品牌、节庆活动,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找准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建设的结合点,将当地黄河文化挖掘、展示、传承,通过黄河非遗展馆这一载体,有机融为一体。
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做好规划布局。在区县开展非遗资源和展馆建设条件摸底的基础上,对展馆布局、展示项目进行研究论证,做到既合理规划布局,又突出非遗特色。支持建设13个黄河非遗展馆,着力打造“一展馆一特色”的黄河非遗展示体系,更生动鲜活展现黄河非遗魅力,提升了黄河非遗的可见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是将非遗展馆与公共文化场所功能相衔接,做到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打造研学、展示、体验的公共文化阵地。13个展馆全面展示了当地非遗资源,讲述了非遗传承历史脉络,既让当地人记得住乡愁,也让外地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特质,既是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也是当地文化展示窗口。
三是打造公共综合展馆为主、非遗主题展馆为辅的黄河非遗展示体系。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13项,省级74项,市级450项,县区级6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8人,省级42人,市级212人,县区级303人。除在沿黄河镇村选址建设黄河非遗展馆外,我们还积极引导与黄河有关的非遗项目建设主题展馆,龙山黑陶、宏济堂、百脉泉、福胶、鼓子秧歌、商河火烧等一批非遗项目建立非遗博物馆,极大丰富了黄河非遗展示内容,增强了黄河非遗可体验度。
下一步,济南将进一步完善提升黄河非遗展馆,加大非遗展馆宣传推广,将展馆的活化利用与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有机结合,以非遗展馆为依托,开展黄河非遗研学游、自驾游,开发黄河非遗伴手礼,深入挖掘阐发黄河非遗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黄河非遗保护水平,更好赋能济南文化建设。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展厅邀请参观者注册他们的 RFID 腕带,让他们从新加坡华人的历史起源开始,踏上个人重新发现之旅。黄麻织物和锈迹斑斑的铜绿等材料以及华人宗族柱子和现代化店屋标牌等图案都向早期中国移民致敬。
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开掘历史文化宝库,展现中华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越来越频繁地与应用终端结合,带来诸多文化新业态。在这双重趋势带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成为热点。
据某市公安局刑侦部门2019年以来数据统计发现,一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数据在反映出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淡薄的同时,也折射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刻不容缓。近日,海宁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自2019年6月开放以来,接待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全市多批次中小学学生代表近500人,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传引导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孩子们不能到馆实地参观,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海宁市人民检察院邀请市预青和未保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及市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未保监督员前来参加未检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暨VR展厅启动仪式。
在历史展览中构建叙事,既需要在史料基础上组织线性结构,串联符合史实的因果关系链,又需要结合空间关系,通过起伏节奏牵动观众情绪,引发思考和共鸣,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7月28日上午,全新升级的“绿水青山幸福电”企业综合展厅正式开馆。该展厅位于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一楼,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手段,以沉浸式、多感官互动的体验方式集中展示了该公司以富民电、清洁电、坚强电、安全电、智慧电、能效电六大民生工程为建设路径的发展脉络,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幸福电”新型电力系统的生态县域样板。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全面展现档案发展逐渐法治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青岛西海岸新区近日打造山东首家干部人事档案文化展厅。该展厅包括“干部人事档案历史”“西海岸新区档案历史沿革”“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四大板块,多层次展现了我国档案发展从萌芽到全面规范的历史更迭及档案工作最新要求。
科普展厅既有科普、展示、体验等功能,又有科技展示功能,是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知识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现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今年7月10日,落户于相城的CCF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正式启用,为苏州及相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集聚更多资源要素,凝聚更多创新力量。
今年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民法典实施的第二年。民法典展厅设计和制作,能充分发挥其法治宣传教育的功能,通过专业的展厅设计公司的精心设计,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可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