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民法典实施的第二年。民法典展厅设计和制作,能充分发挥其法治宣传教育的功能,通过专业的展厅设计公司的精心设计,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可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民法典
5月24日,东莞市莞城街道举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暨“北隅社区民法典展厅”揭牌仪式,标志着东莞市首个村(社区)民法典展厅正式启用,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北隅社区民法典展厅于2022年5月建成,面积约110平方米,共分为“法润莞城”“法伴人生”“模拟法庭”三大法治主题展区,主要通过投影、电视、展板、橱窗等多种表现形式宣传民法典历史和法律内涵,以轻松直观的方式向市民传递法治理念和法治正能量,引导市民深刻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北隅社区民法典展厅
该展厅突出科技感、体验感、轻松感,一方面融合新媒体墙面互动投影、3D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强调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也对严谨专业的民法典进行50个立法亮点归纳,让市民轻松学法,是集法治宣传、创意体验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
接下来,莞城街道将会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在整合现有的主题公园、民法典展厅等法治阵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莞城英文实验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街道社区两级法治文化公园、民法典展厅、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法治文化精品体验路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
2023年,是上海院建院七十周年,企业展厅暨院史陈列馆的筹备工作开启。回望七十年发展历程,上海院肩负着促进时代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奉献了一批批精致的建筑作品,见证了城市走向现代化,记录了一大批上海院人披荆斩棘、主动求索的奋斗历程。
随着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至三级,中国科技馆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复开放,目前仅开放主展厅。同时,科技馆还将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学”系列活动,将科普内容移至云端。
齐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辉煌的历史篇章,孕育了独特的齐文化。如今,以齐国故都临淄为依托,齐文化博物馆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将我们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感受齐国八百年的兴衰变迁。
在科技的发展,更多的行业逐渐由空间设计过渡到更注重交互设计元素。互动体验展厅的出现,可以引导观众去观察和思考展馆所呈现出来的多种交互信息,使观众能在探索和娱乐的过程中,加深对展览信息的理解和记忆。7月2日,岳阳任弼时纪念馆内的新投运的智能电网互动体验厅迎来了首批客人。
意识展示厅是指一种用于展示人类意识的场所,通常用于科学、文化和艺术展览等领域,不同的意识展厅有着不同的意义,5月1日,湘西州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厅揭牌仪式在龙山县茨岩塘镇举行。
铁路精神文化展厅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全面展示了铁路发展史和铁路精神的形成过程,一件件实物展品生动地再现了铁路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近日,青藏铁路精神文化长廊和展厅相继在拉萨和西宁建成并启用,青藏铁路精神有了收藏、研究、展示、传播的新平台。
8月23日,由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创建的广西云城市展厅正式启用,并举办了首个线下公益展——“看见·创新”幼儿素养教育发展实践研讨会暨梅沙国家课题实践成果展。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突出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场所。2月20日,记者从都江堰新城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李冰纪念馆将在清明节前建成,并向公众和游客开放。
近日,由花都区委宣传部打造的“花都革命旧(遗)址云展厅”正式上线。据悉,云展厅着眼于挖掘和传播花都红色文化,通过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融合全景展示、图文展示、语音讲解、视频介绍等多种呈现形式,将花都区26处革命旧(遗)址和花都城市展厅生动展现在网络“云端”,不断拓展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