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在线营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盘活数字资源并深度加工,在线营造“云看展”这一游览博物馆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将展览、讲座等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呈现给观众。近日 ,全国首家以殡葬为主题的公益类数字博物馆——广州殡葬博物馆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正式开馆上线、面向公众开放。据悉,该馆虚拟展览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共分为8个展厅,全面回顾和展示了从汉代以来的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广府丧葬文化,旨在科普广府地区殡葬文化知识,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服务殡葬改革。
广州殡葬博物馆被列为广州市民政局2020年重点科技项目,是历史与文化并重,集展览、陈列、考古、生命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行业博物馆。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构建线上展厅,同时建成线下VR现场体验馆,可线上线下互动感受殡葬历史文化。
线上展厅24小时开放,只需手机登录即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线下展厅主要为VR体验馆,观众戴上VR眼镜,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方便了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观展。
如何观展?
一、线上展厅
广州殡葬博物馆线上展厅全天24小时运行,观众可随时随地观展。线上展厅登录方式:
1. 电脑网页登录:
2. 微信扫码登录:
3. 微信公众号登录:关注"银河园"微信公众号—网上大厅—广州殡葬博物馆
二、线下展厅
广州殡葬博物馆VR体验馆设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18号银河园)殡仪服务部业务楼一楼,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逢周一闭馆),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石景山区在新安城市记忆公园举办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展厅揭牌仪式和“4·15”主场活动。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山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积淀,傲立于东方。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山东省博物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座占地210亩,主体建筑面积达829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不仅是山东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

VR虚拟现实是最近出现比较热门的技术,它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提供了更真实的互动模拟体验,而vr虚拟技术在展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流行,比如顺义首个VR虚拟展馆“网络乡愁博物馆”日前上线,观众关注“仁义和顺”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

首衡京津冀预制菜展销体验中心2月21日在河北高碑店市启动运营。据介绍,这是国内首家预制菜展示、购销、体验中心。

手机时代,各种信息触手可及,但是大部分的安防教育场馆仍然运用平面化手段布展,那么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10月22日,信阳市淮滨县隆重举办人防教育馆开馆仪式,淮滨县人防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手段,着力打造互动项目,让参观者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人民防空知识和国防常识的了解。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良好愿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使命,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云南省脱贫攻坚网上展厅正式上线了!由中共云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云南网主办的云南省脱贫攻坚网上展厅,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全面展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与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成果,弘扬云南脱贫攻坚时代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再现等方式向参观者介绍中国非遗文化。工匠技艺的传承、百年老味道的美食、难舍的古筝曲和评剧……在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琳琅满目的藏品诉说着老长春文化传承延续的脉络。

项目概况修水县非遗文化体验馆位于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周氏宗祠,总建筑面积约1000㎡。建设目的修水非遗文化体验馆项目旨在展示修水非遗背后的文化根源及赣北生活画面,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及沉浸式文旅下沉市场发展环境下,项目将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多重组合,以科技及艺术手段实现非遗场景打造,实现非遗项目由“无形”向 “有形”的转变。由此丰富赣北修河地区文化服务及数字体验,扩充当地民众消费空间,使修水文旅复游与非遗消费链延展成为可能。

“双拥”工作是“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昨日下午,长宁区举行“庆祝建军95周年——双拥工作微展厅·区退役军人之家”落成仪式。“双拥工作微展厅·区退役军人之家”,该展厅主要包括领导关怀、烈士名录、老物件墙、双拥墙、十大英模、发展足迹等内容。在长宁记忆展示柜前,展放着各个街镇老兵们珍藏的老物件。肩章、勋章、纪念章、功劳簿......这些记录并见证着历史的老物件,背后都藏着一段段难忘的经历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