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山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积淀,傲立于东方。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山东省博物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座占地210亩,主体建筑面积达829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不仅是山东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展示窗口。
山东博物馆主体建筑高达74米,平面呈边长136米的正方体,巍峨壮观。其外部配套工程主要由齐鲁文博中心广场和地下文化休闲街两部分组成。齐鲁文博中心广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以“以人为本”为设计原则,巧妙运用轴线布局,将空间按不同功能分割,既满足了集会、娱乐的需求,又兼具休闲的功能。广场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诉说着山东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而广场之下的文化休闲街,则如同一条连接古今的纽带,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及参观者的休闲、游览及消费需求,更让人们在品味美食、享受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山东文化的独特魅力。
步入山东博物馆,五层楼的建筑内部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展陈开放、宣教、藏品、科研、等共同支撑起这座博物馆的运转。
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展线总长约2000米,各类文物4500余件在这里静静诉说着山东的过往。从玉石器到青铜器,从瓷器到书画,20余个门类的文物共同构成了山东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山东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见证了山东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新馆开设的11个展览、共15个展厅,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具特色,满足了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空间需要。而综合服务区则设有交流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青少年实践活动厅和文化艺术品展示厅等4个功能厅,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丰富的参观体验。
1、海岱日新
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作为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这一展览不仅是山东省公共文化事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物馆领域重要文化工程,更是山东人民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
展览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定位,以“彰显齐鲁文化魅力、展示山东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展览理念。5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2000余件珍贵文物依次呈现,将山东六十余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齐鲁文化史、一百年奋斗史娓娓道来。
从史前时期的简单工具到商周时期的青铜重器,从秦汉隋唐的繁华盛世到宋元明清的文化传承,再到近现代的革命斗争,山东的历史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展览以时代为纲,将悠久的山东历史逐一铺开,以更加详实的考古资料,更具历史感的展厅设计,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山东大地的沧桑巨变。
在展览手段上,“海岱日新”更是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多样化的展览信息传达方式,为不同层次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展览体验。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的历史场景,还是通过互动屏幕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此外,“海岱日新”在内容上还收录了更多山东史前文明、古代文明相关的社会、经济知识,展示了更多化石、文物、遗址。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东的历史和文化,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文化的热爱之情。
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承载着山东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山东的魅力。在这里,每一个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每一个部分都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让我们走进齐鲁大地,共同感受这份来自东方的璀璨与辉煌!史前时期此展区着重凸显山东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核心地位。通过莒县陵阳河墓葬中的随葬品组合,生动展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礼制的初步形成。同时,辅以章丘焦家、滕州岗上大汶口文化墓葬,以及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墓葬的棺椁图片,结合龙山文化的牙璋、陶鬶、蛋壳黑陶高柄杯等精美陶礼器,共同辉映出山东史前文明的璀璨光辉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卓越贡献。此外,后李文化的陶艺术品,大汶口文化的开颅术、陶牛角号、陶器刻划符号及龙山文化陶文等,均为山东地区文化领先的有力证据。
2、商周时期
本展区聚焦于商人对东方的经营策略、孔子与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的壮丽景观。通过青州苏埠屯商代大墓丰富的随葬品,结合滕州前掌大、济南大辛庄等重要商代遗址的图片,生动再现商人对东方的拓展历程及其文化遗迹。利用场景复原展示齐长城的整体布局与关键关隘,通过盔形器与煮盐灶的复原场景,彰显齐国盐业的繁荣与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场景再现孔子与儒家文化的精髓,以鲁国大玉璧等珍贵文物诠释周礼的庄严。此外,还通过场景展示稷下学宫的文化科技繁荣景象。
3、秦汉隋唐
此展区着重展示山东地区在统一王朝下的重要贡献。通过场景复原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盛况,彰显其统一天下的历史壮举,并辅以相关文物加以佐证。展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先秦儒学在汉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利用车马出行仪仗展示汉代山东地区诸侯王的显赫气势,通过场景复原汉代铁器制造的全过程。同时,以墓志与陶俑展现北朝世家大族的生活风貌,以青州佛造像呈现北朝时期山东佛教文化的繁荣。
宋元明清该展区重点展示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根与魂的深厚底蕴;展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文化与陆海丝绸之路交汇点的中外交流盛况;呈现天下第一家——孔府的独特魅力;以及宋代词坛“二安”——李清照与辛弃疾的文学风采。
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此展区以近代中国内陆自主开埠第一城济南为开篇,以百年胶济铁路的演变历程为线索,展现近代山东人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觉醒与崛起。通过“君与恩铭不老松”展示山东早期共产党组织及其革命活动,以“沂蒙精神”彰显共产党领导的山东人民在抗击外侮、建立新中国过程中的巨大贡献。

VR技术的出现,让很多企业把展厅搬到线上,让更多无法出门或者想通过网络了解知名企业的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观看企业展厅,近日,腾讯作为“云上”文博会参展企业之一,腾讯通过VR和3D建模技术,首次将腾讯滨海大厦展厅及公共开放区域都搬到云端。据了解,这也是自2017年滨海大厦揭幕以来,展厅首次以线上的方式接待访客。

在那遥远的河西走廊,皑皑祁连雪山如同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冰雪消融后的涓涓细流,如同大地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它们汇聚成奔腾的大河,流淌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穿透了那亘古的戈壁,浸润了那茫茫的大漠,一路向西而去。

2024年2月2日起,上海博物馆东馆将试开放青铜展厅,并推出“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和“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从而拉开上博东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序幕。届时,500余件精美文物将向观众讲述数千年中国青铜文化史。

021年4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在邹城设立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同年12月,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正式落户邹城,是山东省唯一的县级国家非遗展示基地。今年6月26日,“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精品展馆正式开馆,分为“天时同风”“地利合乐”“人和情美”“匠心手造”4个篇章。展馆依次提炼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规矩,成方圆”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所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1月10日,凉山税务“火舞凉山 税润彝州”文化展厅开馆暨凉山州税收普法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国家税务总局凉山州税务局举行,“筑梦青春 携税同行”税收普法活动同步开展。凉山州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艾裕双出席本次活动,凉山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江深宣布开馆并致辞。

文化展厅有助于宣传展示,展厅起到宣传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厅对于青少年宣传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昨日,为响应全国科技周活动,充分展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成就,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8月23日-29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

传承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是纪念馆文化建设的生命工程,7月3日,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精心打造的“雷锋文化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是文物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也是博物馆直接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近日,《嫩江文明的述说——齐齐哈尔历史文物陈列》是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的永久性陈列。展览按照时间脉络,从齐齐哈尔的旧石器时代、新时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到唐、辽、金、元、明、清,至近代,直到新中国建立,上下涵盖2万余年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精萃,在近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1200多件文物展品为物质基础,充分展示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中典型文物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广州南沙黄阁镇一位钟表工匠在黄阁镇党群服务中心乡愁文化展厅展出了其四十多年来收藏的“古董”钟表,唤起了人们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