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邹城:建设非遗展示基地彰显文化生态新貌
进入暑期,山东省邹城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简称“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
2021年4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同意在邹城设立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同年12月,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正式落户邹城,是山东省唯一的县级国家非遗展示基地。今年6月26日,“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精品展馆正式开馆,分为“天时同风”“地利合乐”“人和情美”“匠心手造”4个篇章。展馆依次提炼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规矩,成方圆”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所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打造品牌,保护生态
7月22日,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内,邹城市民吴晓飞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参观展览。“我们当地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家乡文化底蕴深厚。”吴晓飞说,非遗是传承地方文化最生动的载体,通过系列非遗展览展演,能让邹城市民更加了解家乡,也让市民出游多了一个景点。
对文化生态的保护是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举,而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的建设,就是邹城市推动文化生态整体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邹城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主任,相关市级领导为副主任,市直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建设委员会,推动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建设。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指导组建专家委员会,指导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开展“四研四展”活动。
邹城市利用孟苑孟子大殿西展厅打造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展示阵地,作为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办公区和展览区。其中,办公、科研、展示、会议、资料空间1200平方米。同时,邹城市将“风近邹鲁.礼乐中华”作为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品牌,有机融入母教文化、邹鲁文化、礼乐文化、伏羲文化等邹城地方特色文化内容,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
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胜表示,近两年,当地依托专业力量,策划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京展示活动,启动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题研究项目,在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精品展览周活动期间,举办邹城非遗展览展示及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邹城市还践行“研字当头、以研带展、以展促研”工作模式,以“四研四展”为工作特色,每年列支专项研究展示经费,在特定时间节点、特定文化空间举办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实现邹城非遗立体化保护传承。
聚焦特色,明确定位
2020年9月,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推荐,“邹鲁礼乐”作为唯一受邀的市级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博览会,成为此次展会期间的网红打卡项目,实现了邹城项目参展国家级非遗展会零的突破。
2021年5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及北京关于推进北京中轴线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指示精神,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推荐,“邹鲁礼乐”“峄阳孤桐古琴”等非遗项目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开展非遗展演活动,得到与会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确定“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基地品牌定位,2021年5月,邹城市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规划与品牌定位学术研讨会,奠定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础,确定了将“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定位为基地文化品牌。
此外,邹城市还跨区域承办“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弘扬传播品牌系列活动,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2021年1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在山东泰安开幕。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作为承办单位和支持单位,以“风近邹鲁.礼乐中华”主题展,亮相“流动的文化——山东省大运河沿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特装展区。
广泛参与,各方共建
近年来,邹城市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打开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局面。当地投资近7亿元,建设总面积8.7万平方米的孟子研究院;投资20亿元建设保利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实施铁合金厂工业遗存保护性开发;连续16年举办母亲文化节,持续举办世界儒学大会青年博士论坛、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中华家道”研讨会等活动,组织“平派鼓吹乐”“邹鲁礼乐”等非遗项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余次。
邹城市副市长布方锋介绍,未来,邹城市将积极推荐当地优秀青年文化人才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等上级单位学习锻炼,举办邹城非遗保护管理队伍研修培训班,有效提升其业务水平,培育壮大研究者、传承者和传播者队伍,着力构建“人才流动起来、思想活跃起来、非遗蓬勃起来”的工作格局。同时,邹城市计划深入挖掘非遗项目特色亮点,包装形成拳头产品,打造对外展示传播品牌,全面带动非遗传播内生动力。拟在北京举办“风近邹鲁.礼乐中华”——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区精品展系列活动,打造“风近邹鲁.礼乐中华”品牌。
阵地建设,是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的重要特色。邹城市提出,今后要广泛吸纳高校、科研机构作为驻基地代表单位,建立非遗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培养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人才,积极承接国内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结合文旅资源和节会活动,探索设立分基地,拓展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展览展示阵地。邹城市还计划充分发挥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作用,市政府每年列支开放补助资金,保障国家非遗邹城展示基地精品展馆定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延伸阅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展馆开馆》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2019年,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云南盘龙区的改革发展征程中,却是极不平凡的70年。即日起,“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盘龙区网上展厅正式上线。网上展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全角度展现盘龙区发展变革。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福彩文化主题展厅,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展销的文化创意产品各不相同,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近日,安徽淮北首家商业综合体福彩展厅落户吾悦广场。
供电所是否需要做企业文化展厅,取决于其自身需求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金鱼岭供电所是一所四星级供电所,位于常德最早有电的津市,在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虎爪山旧石器遗址附近,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该所企业文化展示厅是常德首家供电所企业文化展示厅,分历程发展区、技能培训区、职工读书区,全面介绍了供电所的建设成就、党风廉政、人和业兴和电亮百年的内容。
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公安分局获悉,全市首个公安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教育展示厅日前在南浔启用。
建筑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工程本身、施工单位、施工队伍、工人家属等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安全生产教育展示厅的应用,通过模拟现场施工环境,使安全防护培训更具针对性,告别了传统的“纸上谈兵”的说教教育模式,而是模拟安全事故教育模式,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精神,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金山区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教育展示厅已建成并对外开放。
纪念馆是为纪念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场所。它在声、光、电、画、物等诸多方面表达了事件的精神。宁陵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柳河破击战纪念馆,丰富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及柳村镇的历史,有利于学习红色精神并传承红色基因。
建筑精神的产生,能够促进参观者体验到历史的文化魅力,感受到历史的进步和对未来的憧憬,给予参观者归属感和认同感,而文化展览馆则是这样子的存在。10月27日,广东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开馆仪式在江门市举行。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广东江门市各市(区)侨联有关负责人以及海内外嘉宾一同见证了这一盛事。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一同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内涵丰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民间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承载着特有的文化魅力。位于市文化馆内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就是重要的非遗展示场所。近期经过调整布展,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重新亮相,增添新展品,增加新互动,耳目一新,焕发新机。
历经9个多月的闭馆改造,位于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内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完成了全面升级,于8月18日重新回归,进行开馆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