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
在融入旅游空间方面,通知明确,鼓励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中选择适合的代表性项目进旅游空间,从其他地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适合本地文化生态,被当地群众和游客接受认可,避免生搬硬套、简单移植和同质化发展。要为传承人在旅游空间开展传承实践和旅游服务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传承人参与旅游管理。要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外游客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推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
在丰富旅游产品方面,通知提到,鼓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相关元素融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主题公园、旅游饭店,融入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将旅游民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对接,推出一批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民宿。鼓励旅游演艺创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运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鼓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制作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游词、宣传册、宣传视频等,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在保护文化生态方面,通知指出,鼓励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古街、古镇设立非遗工坊、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方式,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向游客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故事。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保障当地村民、居民的生活,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文化生态不受破坏。依托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发展旅游,应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群体意愿和当地风俗习惯。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鼓励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相关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其产品和服务出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此前撰文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推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示非遗时代魅力,彰显非遗时代价值,既是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也是二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因此,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强化非遗的四个转化,包括资源转化、场景转化、商品转化、机制转化四方面创新,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溢出效应。

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面向广大市民,线上线下齐发力,组织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世界地球日当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青岛城市展览馆举办青岛自然资源科普展厅暨地质长廊科普展开展仪式。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参馆需求,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享受在手机端或pc端享受参观博物馆,随时随地,只要你想看,通过现有技术就可以看到,前提是当地博物馆已开发了网上展厅,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的市城建档案馆网页中和单位公众号上,开通了“德州市城建档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网上展厅,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即可浏览、了解城市建设的历史文脉、影像德州、城市演变、城建档案等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东莞市石碣镇着力打造我市首个反邪教警示教育VR展厅,广大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即可参观教育基地,接受反邪教警示教育,认清邪教的反动本质和严重危害,提高了反邪教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抵制邪教的信心和决心。

说到昆明,人们第一反应是四季如春,而四季如春进而联想到鲜花,对于昆明来说,鲜花不仅仅是主要特色产品之一,也是其产业之一,而鲜花与展厅的相结合,也能打造不一样的销售渠道,近日,晋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同德昆明广场设置“我爱昆明·花香晋宁”晋宁花卉绿色通道,助力晋宁花卉企业找到多样化销售及展示渠道。

线上浏览地震展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提高地震防护知识,它是通过720°鱼眼全景成像技术对线下地震展厅进行全景拍摄,让观众如置身展厅之内。今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地震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广大青少年可开启“VR云旅游”模式,“线上”参观河北省地震局云上科技展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千百年来,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心灵独白。不少千古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而又激荡起“新声曲度”,讲述的是今天的中国故事。或庄严,或豪迈,或深沉,或空灵,品读这些句子,人们品味的是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和平的中国、开放的中国。

党建展厅是展厅设计中最具有特色的分支之一。近年来,党建展厅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多重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加快了建设步伐。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沙河市税务局党建文化展厅建成开馆,迎来第一批参观学习人员。

建筑行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工程本身、施工单位、施工队伍、工人家属等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安全生产教育展示厅的应用,通过模拟现场施工环境,使安全防护培训更具针对性,告别了传统的“纸上谈兵”的说教教育模式,而是模拟安全事故教育模式,让施工人员亲身体验,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精神,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准备,金山区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教育展示厅已建成并对外开放。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备受司乘人员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的重视,5月20日至31日是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丽水高速以浙高运技研中心展厅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技璀璨,未来可期”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宣传高速公路科技的新发展和新成就,普及丽水高速近几年当中的科技研发成果及同行业内目前使用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对高速公路行业科技应用发展现状的认识,激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