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为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面向广大市民,线上线下齐发力,组织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世界地球日当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青岛城市展览馆举办青岛自然资源科普展厅暨地质长廊科普展开展仪式。
青岛自然资源科普展厅位于城市展览馆一层,面积约1300平方米。展厅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只此山海见”为主题,分为“初识的我们”“共生的自然”“交融的城市”三大板块,从“山、林、土、水、湿地、海洋”六个方面全面展示青岛的自然资源,同时将视角延伸到规划、建筑、艺术、生活等多个领域,综合性、特色化、互动式、沉浸式展示青岛自然资源禀赋和城市人文特色。未来,展厅将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搭建市民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平台。
青岛地质长廊科普展是为迎接世界地球日,方便市民从地质角度了解青岛、认识青岛而推出的临时展览,系统展出青岛市沿海一线地质长廊、青岛胶州湾地质三维模型及青岛地质演化、地质风貌及地质遗迹、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让市民看见不一样的青岛。
当天,地质科普展还走进了青岛银海学校。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等近百种岩石、矿物、土壤标本,让同学们认识了青岛的岩土家族,地质科技工作者现场演示的智能微动、地质雷达、孔内摄像等近十种探测装备,让同学们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大开眼界。地质科技工作者还走进课堂,为同学们开展生动的科普讲座,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地球、保护地球的热情。
此外,为迎接世界地球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开展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4世界地球日•地球卫士CityWalk挑战赛、“大地光影 醉美自然”世界地球日摄影大赛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热情参与,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2021年10月27日,DAIKIN NEW LIFE STATION沈阳展厅盛大开业!这是大金在东北地区开设的第一家线下展厅,也是也是大金继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武汉、南京、无锡、苏州、合肥、青岛之外,设立的全国第十一家线下展厅。
6月16日上午,威远县侨联举行“侨之家”揭牌仪式,标志着威远县首个与侨联与企业共建“侨之家”正式成立。
城市展览馆作为“城市会客厅”,通过特殊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示了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经历、建设成就和未来憧憬。而精准脱贫展览馆可以了解到慈善助力构建美好生活和脱贫攻坚的成果,以及给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一览当地扶贫攻坚工作的奋斗历程及成果。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进一步做好省档案馆疫情防控工作,经研究,我馆新馆展厅拟于2021年8月2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恢复开放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Bosch在塑造全球出行革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汽车和商用车制造商的合作伙伴,Bosch提供多样化、智能和可持续的动力总成解决方案。该公司在为未来出行设定方向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斯图加特的新总部大厅中得到了生动传达。
“扁鹊故里,养生三宝”说的是长清茶、小米、中药材。长清小米看孝里,孝里小米则主要集中在十八里谷道。长清孝里不仅有品质优良、屡获金奖的小米,有风景秀丽的十八里谷道农旅精品旅游线路,今年还落成了全省首家以谷子为主题的文化展示中心。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于10月19日开馆。20日起,公众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首次展出。
对于我们来说科技充满神奇,而对于高科技的人来说是否又沉闷无趣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世界十大科技馆,作为科技爱好者的你,在这些地方,肯定能找到所有你对于未知领域的答案。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大博物馆在线营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盘活数字资源并深度加工,在线营造“云看展”这一游览博物馆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将展览、讲座等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产品呈现给观众。近日 ,全国首家以殡葬为主题的公益类数字博物馆——广州殡葬博物馆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正式开馆上线、面向公众开放。据悉,该馆虚拟展览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共分为8个展厅,全面回顾和展示了从汉代以来的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广府丧葬文化,旨在科普广府地区殡葬文化知识,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服务殡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