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图书馆推出沉浸式云上科普
4月23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云上科普沉浸式交互体验展在杭州图书馆开幕。该展览以探索自然韵律为主题,旨在通过全新的方式,为读者带来全方位的科普体验。
此次展览依托书童元宇宙图书馆的云上科普交互体验平台,涵盖了中草药志、超能植物、动物图鉴、昆虫日记、恐龙纪元等。内容融入了 MR、VR、AI人工智能等诸多技术元素,实现了云上智慧科普学习与元宇宙一站式立体沉浸交互阅读体验。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开启立体阅读之旅。
展览中,读者可以无障碍、近距离、沉浸式地与航天器、全球动植物、生态草本和非遗传统等进行亲密“对话”。这不仅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领略散落在全球的历史人文资源,更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和体验平台,让科普知识更加生动、 有趣地走进大众生活。
本次线下展览持续到4月29日。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历史陈列馆是区域历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每个地区都有展厅,在当地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位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40公里处的横山岭水库已是碧波荡漾,在水库东岸,坐落着一座既庄严肃穆又散发着激昂精神的建筑——陈庄歼灭战陈列馆。
随着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博物馆都一直处于闭馆状态,由于为了满足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博物馆的需求,很多博物馆、展馆都开通了线上展览需求,例如最近胶州博物馆将所有展厅拍摄成解说游览视频供市民“线上游览”。
“老铁们,拼手速,农趣谷龙溪湖现代农庄最后一波船票免费送,手快有手慢无!来,倒数5,4,3,2,1,上链接!”春节后的一个下午,湘江新区学士街道“头雁直播间”,一场直播带货在“信·和”攸州乡村振兴展厅正火热进行。
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出台的时候很多人还分不清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如何弄懂这些垃圾的分类,也成为让人们头疼的一大难题。其实针对这个问题,有些地方会有相应的办法,比如垃圾分类宣教展示馆,近日,浙江省湖州市练市镇打造了湖州首家乡镇垃圾分类宣教展示馆。
党建文化综合展厅,是开展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10月16日,贵州税务党建文化园地建成开园,这是贵州省税务局为了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打造的学习宣传党建文化综合展厅,主要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税务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在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梁带村,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它承载着两周之际古芮国的辉煌与沧桑。这里,就是韩城市芮国遗址博物馆的所在地,一个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文化殿堂。自2018年2月14日成立以来,这座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芮国的秘密。
城市建设中大部分的工地项目上各项数据的管理十分复杂和繁重,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科技支持会让项目进度缓慢和拖延,为了提高效率和进程,加块对数据的管理,打造智慧工地展厅非常重要,近日,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项目智慧展厅近日投入使用,内设智慧工地云端平台、VR安全体验区等“黑科技”。该展厅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具备对外展示、智慧管理、沉浸式体验的综合功能。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是文物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基本方式,也是博物馆直接服务民众的重要手段。近日,《嫩江文明的述说——齐齐哈尔历史文物陈列》是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的永久性陈列。展览按照时间脉络,从齐齐哈尔的旧石器时代、新时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到唐、辽、金、元、明、清,至近代,直到新中国建立,上下涵盖2万余年齐齐哈尔历史文化精萃,在近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1200多件文物展品为物质基础,充分展示出齐齐哈尔历史文化中典型文物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网上成果展或称为网上成果展厅,线上成果馆,线上展厅,一般是通过网络手段,全要素呈现,重点突出展示当地某项政策下所取得的成就成果及社会经验,从贵州省生态移民局获悉,贵州“两个移民”工作网上成果馆建设完成。成果馆收集了大量工作资料,全面总结和展示了贵州“两个移民”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做法,为汇聚推进“两个移民”与“四化”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力量,形成高质量推进生态移民工作的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