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到2025年底,在每个设区市辖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个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的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鼓励集团化管理的省本级参保煤炭企业单独建立基地,并鼓励省级各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在具备条件的所属机构建立基地。
山西省要求,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应根据功能定位明确划分安全事故案例展示区、安全知识互动区、安全体感实训区、工伤预防技能实训区等区域。其中,安全知识互动区要以多元化、智能化、生动化的互动体验模拟搭建不同场景,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学习工伤预防知识;安全体感实训区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完成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逼真伤害体验;工伤预防技能实训区要根据不同行业、工种实训要求模拟现场工作环境,通过在指定区域、工位的实操,使参与者在接受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实现安全、规范、独立完成相应工作的目的。
据悉,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后,山西省工伤预防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将组织相关行业专家按照分类标准,现场核查、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论向社会公示。评估认定结论经公示无异议后,所有符合Ⅰ类标准的基地将命名为山西省工伤预防警示教育示范基地并颁发牌匾。各市符合Ⅱ类标准的基地,将命名为市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示范基地并颁发牌匾;符合Ⅲ类标准的基地,将命名为市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并颁发牌匾。省本级参保煤炭企业和省级各重点行业监管部门所属机构建立的基地,符合Ⅱ类、Ⅲ类标准的基地,由省人社厅命名为单位(行业)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并颁发牌匾。被命名并颁发牌匾的基地建设单位,将从省工伤预防费中按类别给予不超过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补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9日上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以“辉煌七十载,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建校70周年庆典活动。活动当天,校友们纷纷返回学校,重温校园记忆,为母校送上祝福。
1988年以前,中国博物馆分为三类:专业博物馆、纪念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博物馆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了解博物馆,根据一些共同的标准将一定数量的博物馆划分为一类,明确博物馆的共同特征,从而为特定类型博物馆的发展和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提供指导。
8月17日,韶关航道文化展厅和党员活动室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韶关航道精心打造党建引领航道文化融合式创新发展得到进一步彰显。
科普展厅既有科普、展示、体验等功能,又有科技展示功能,是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知识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现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今年7月10日,落户于相城的CCF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正式启用,为苏州及相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集聚更多资源要素,凝聚更多创新力量。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7月23日,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揭牌,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原定于2020年1月1日上线的“南通农业扶贫馆”提前于19日正式开通运行,这标志着我市政府采购助力脱贫攻坚政策的正式落地,将极大地促进和方便单位工会和食堂组织支持脱贫攻坚采购。据了解,当天,位于凤凰文化广场6楼的南通农业扶贫馆实体展厅也同步对外开放。
凤阳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向来是准南一大都会,并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凤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风尚武勤农,慕孝崇信,彬彬有古之遗风。在展示凤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突出展示“钟离”、“中都古城的主流文化,突出营造博物馆的学术性、知识性和文化色彩。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和13个分展区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官网和H5页面全景展厅正式上线。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展厅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欣赏“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全部展出作品,欢迎在线观看。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于10月19日开馆。20日起,公众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