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四方面13项主要任务。
《方案》明确,在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发展乡村旅游,拓展乡村研学、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提供乡村旅游、乡土文化展览展示、宣传推介等服务,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文化和旅游品牌。
此外,《方案》提出要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和保护,鼓励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立传承所、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教学等服务,鼓励乡镇综合文化站参与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方案》还提出,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特色民俗活动,常态化开展“四季村晚”活动,打造富有地域特色、融合农文旅体的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品牌。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打造“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组织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文化产业特派员支持项目,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文化带头人优先纳入专项培养支持。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培育一批扎根乡村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
《方案》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大力量。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见证着一个地方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民俗文化展厅是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化教育以及普及民俗文化知识、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目的在于表达家乡民俗的独特性、趣味性与进步性,并与室内设计方法相结合。衢江区民俗展示馆位于衢江区后溪镇后溪村中心街,2018年在旧村室基础上改建,2022年进行改造提升。后溪镇乡贤郑国标利用自己收藏的传统民俗物件,在后溪老街的旧村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民俗博物馆,通过这些老物件将历史老故事娓娓道来。

在广州有这样一家实验室,它是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专注于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是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强影响力、集科研、教学和医疗于一体的呼吸疾病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防诊治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9月26日,在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展交中心VR云展厅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正式面向大众开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启展示交易大平台。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基本陈列展厅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将于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恢复开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是此次改陈的指导思想。馆方对展厅、展品、展项进行优化调整,“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小小的空间里,设计了不少新的亮点。

VR技术的出现,让很多企业把展厅搬到线上,让更多无法出门或者想通过网络了解知名企业的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观看企业展厅,近日,腾讯作为“云上”文博会参展企业之一,腾讯通过VR和3D建模技术,首次将腾讯滨海大厦展厅及公共开放区域都搬到云端。据了解,这也是自2017年滨海大厦揭幕以来,展厅首次以线上的方式接待访客。

党建展示中心(展厅)能让民众比较全面的了解政策实施的目的以及细节,从而积极参与、合理提议。让参观者了解党建文化,引导参观者走向正确的方向,昨日,“红色港湾”广州国企党建展示中心、广州国企党建研究中心在珠江岸边的港口中心揭牌。该中心是全省首个永久性、综合性国企党建展示馆,作为红色资源的精神殿堂和红色教育的权威阵地,为广大国企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开辟了重要的实践平台。

建设防震减灾科普馆,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科普馆都是展示科普知识、现象和原理,然后通过图文讲解板向观众传达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种静态、单一的展示模式缺乏情调和可操作性。观众看着整个展厅,还是觉得灾难离自己很远,没有形成防震减灾的意识。设计防震减灾科普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空间布局等。

历史遗址是人类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而在遗址上建设的展厅,不仅仅保护了遗址挖掘出来的文物,同时也让游客更近距离饱览当地遗址风采,感受当时历史的气象,湖北荆州楚王车马阵景区的车马阵展厅是在考古发掘遗址上就地修建的,历时7个月提档升级的楚王车马阵景区展厅,在8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近日,交通产业园展厅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同步推进内部装修工程,展厅即将进入核心展陈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