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管理机制
1.具有法人资格,或是以法人单位为依托的内设(下属)机构,能独立开展科普活动。
2.重视科普工作,愿意承担科普工作义务。有专门的科普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和执行科普工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具有明确的科普服务宗旨、开放服务和安全管理等制度;配有必要数量的、稳定的、合格的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和科普讲解员。
3.有稳定的科普经费投入或专项科普经费,专兼职科普人员科普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本单位个人绩效考评或表彰奖励范围。
4.接受省科协、省科技厅和所在市科协、市科技局(委)的指导,配合开展上述单位下达的科普工作任务。
二、基础设施
1.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普设施,建有科普展示厅和相对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并具备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条件与设施。综合性科技馆用于科普展教活动的室内展厅总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专业科技馆用于科普展教活动的室内展厅总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休憩等公共场所的室内外科普展示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科研院所中的博物馆、标本馆、陈列馆、天文台(馆、站)、医院、中小学展教场所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野外站(台)等研究实验基地展教场所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企业生产线(车间、生产场所)或科普展厅应不少于300平方米。
2.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应在显著位置设专栏,公示场馆的开放制度。其内容包括:开放时间、活动内容、优惠办法(对象、时间段、标准)、接待办法(联系人、联系电话、网址)等。
3.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应设有科普画廊(栏)、科普展品、科普演示设备等科普设施,展示内容每年更换不少于6次。展品内容丰富、科技含量较高,数量和质量应满足作为科普场馆开放的要求,其中互动展项的数量不少于总展项数的20%。
4.非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应具有固定科普工作办公场地,具有开展科普工作所需要的资质、配套设施,相关科普栏目、版面及其他传播载体。有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职能的部门,有不少于3名的专职人员。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日程,科普工作业务量不少于本单位业务工作的10%。
三、开放时间
年开放天数:综合性科技馆不少于200天;专业科技馆不少于100天;自然、历史、旅游、休憩等公共场所等不少于200天;科研院所中的博物馆、标本馆、陈列馆、天文台(馆、站)、医院、中小学展教场所等不少于50天;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野外站(台)等研究实验基地不少于30天;企业生产线和室内科技展厅年开放日应不少于30天。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长期开放。
四、队伍建设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科普协会或科普工作志愿者队伍,纳入省科普志愿者协会组织管理,有专人负责科普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组织科普志愿者参与基地科普工作,每年不少于50人次。
五、科普活动
1.做好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除普及科学知识外,还要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公众对科学探索兴趣等方面的内容。
2.每次科普工作会议和重要活动有文字和图片备案;编制科普工作年报。
3.突出主题,有较丰富的科普内容,能发挥向公众开展科技教育、宣传和示范的作用。
4.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双创周、科普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定期开展科普活动,特别是在全国科普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广东科普嘉年华等重大活动期间,坚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每年参与开展大型科普活动不少于5次。
5.与所在市、区(县)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携手开展社会化科普活动,每年开展相关专题科普活动不少于5次。
6.科普活动要充分体现公众参与的理念,互动效果强。
7.加强科普宣传报道,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
六、资源开发
为实施广东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自主开发共享科普类图片、挂图、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动漫作品、科普报告、科普研究文献、专题科普展览、展品、藏品、科普活动资源包和各种新颖实效的科普资源。由省科协、省科技厅资助开展的科普产品,应免费提供给省科协、省科技厅使用。
科普资源开发标准:主题鲜明、内容科学、手段新颖、范围广泛,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1.思想性:符合国家及广东的宣传出版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管理条例,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与创新意识。
2.科学性:主题健康,格调高雅,内容科学,概念和科学技术术语表达准确严谨,数据及实例真实可靠。
3.先进性:构思新颖,能将创新的理念融入作品中,能通俗易懂地反映最新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及科技工作的重点,公众关注的热点;制作手段先进,技术质量好,表现形式具有时代感,创新性。
4.艺术性:语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富有特色,艺术水平高,具有感染力。科普图书、挂图、报刊作品要求文字精炼,图像精美;广播电视科普节目、科普多媒体作品要求音像质量高。
5.特色性:科普资源应结合基地自身特点和公众科普需求,新颖独特、吸引力强。
6.实用性:作品发行量大,受众面广,收视率、点击率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原创性:作品无抄袭,并无著作权的争议。
8.互动性:作品应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加受众的参与感。
智慧宣教展厅是利用数字技术,结合现代展览陈列手段及展项设计,通过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将科学知识、自然与文化信息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在互动体验中获得知识。近期,为充分展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地区独特的湿地资源景观,展现该地区地域生态文化,红花尔基伊敏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启动智慧宣教展厅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增强职工反腐倡廉意识,不断强化党性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近日,燕山湖发电公司结合实际工作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贯彻落实东北公司纪委工作部署,组织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网上展厅。
对于我们来说科技充满神奇,而对于高科技的人来说是否又沉闷无趣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世界十大科技馆,作为科技爱好者的你,在这些地方,肯定能找到所有你对于未知领域的答案。
沈阳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警示教育展示馆坐落于浑南区万实大厦,展馆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一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沈阳市纪委监委在破解自我监督难题上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序厅(监督之问)、正风肃纪监督、大数据监督、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警示教育体验、监督成效、尾厅(思考和展望)八个展示厅。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以“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为主题的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本周开始进行。区教委、科委、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妇联共同组织,在我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通过开放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等相关科普展厅,供社会组织、学校团体学习参观。
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道道世界难题,也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与中国之最。集团设计打造南水北调展厅,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让每一个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展厅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惠南庄泵站的南水北调展厅。
科普展厅既有科普、展示、体验等功能,又有科技展示功能,是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知识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现代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今年7月10日,落户于相城的CCF业务总部和学术交流中心正式启用,为苏州及相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集聚更多资源要素,凝聚更多创新力量。
面对新的疫情形势,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尽量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云南省博物馆将于即日起调整部分开放措施。详情敬告如下:
元宇宙融合了多门技术,其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让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世界里,让企业、行业和社会的现实世界,通过数字化、虚拟化,重新塑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世界。昨日下午,由盈趣科技主办的“2023工业旅游创新发展论坛”在盈趣科技创新产业园举办,论坛上盈趣科技元宇宙展厅宣告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