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社会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开掘历史文化宝库,展现中华文化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日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越来越频繁地与应用终端结合,带来诸多文化新业态。在这双重趋势带动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成为热点。
作为数字平台,多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数字化工作,在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的合作中,在数字长城、数字中轴线等开发与展陈中,不断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呈现,为大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也为文博数字化、文旅行业创新开辟空间。
探索文化遗产的活化转译,诠释“何以中国”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陈,有赖技术和创意的双向奔赴。要想让观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既需要全真互联的技术储备,也需要革故鼎新的文化感知,从而转译好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有幸参与到四川广汉三星堆的数字化呈现中来。3D文物展示、纹样与工艺解析、发掘坑介绍、互动探索,我们通过屏端的知识服务方式,拉近三星堆文明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这背后是一次次的学习吸收——深入三星堆文物宝库,理解历史内涵,精心选取最能代表三星堆特色又能回应观众关切的文物内容;也是一次次的提炼转译——找到数字化呈现的切入口,找到古蜀文明与当代生活的契合点,进行深入浅出、“触手可及”的视觉呈现。未来还将通过三星堆专属数智人、文物增强现实互动、虚拟博物馆等,提供更多虚实结合的参观体验。
三星堆文物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距离当下人们的生活较远。为了让当代人走近甲骨文,我们运用光照变换矩阵和微痕增强技术,人机协同生成甲骨实物的全信息数据模型,并通过字形匹配算法,推动甲骨文的高效查找与破译。同时,在“了不起的甲骨文”平台,我们采用象形造字、数字刻骨等互动体验让甲骨文成功出圈,公众可以在趣味活动中了解甲骨文及汉字演变,领略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追求文化景观的美感塑造,呈现“如画光影”
从视觉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别有一番美感,这种美感体现在严谨的秩序、动人的韵律、苍劲的线条里,也体现在古典建筑的一砖一瓦、服饰纹样的精雕细琢里。近年来蔚为大观的国风国潮,就胜在用恰当的视觉元素巧妙传达中华美学意蕴。
传统文化的数字展陈也要通过艺术解析与沉浸式再现,把这种美感传达出来。我们的“云游长城”项目通过照片扫描建模技术,实现对喜峰口长城的毫米级测量,拍摄约5万张高清图片,生成超10亿面片的数字模型,实现高精度复刻。我们还参考当地县志中的植物图鉴,利用程序化内容生成技术“种”了20万棵树,重现当地自然地理的植被景观。运用全局动态光照、计算机模拟物理大气系统、虚拟几何体和多象限贴图等技术,数字长城实现了季节、晨昏和天气的变化,让人们实时感受长城上的光影婆娑。
“数字中轴·小宇宙”
除了光影之美,我们也致力于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人文之美。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映衬出中华文化的秩序感、平衡感,凝结着“中和”的哲学意涵。北京中轴线数字化成果“云上中轴”,不仅高仿真还原万宁桥、景山、正阳门等地标,而且融入历史时空中的市井烟火。“行走”于这样的中轴线,你耳边听到的是应时响起的暮鼓晨钟,是正阳门下的商贩叫卖,是戏楼里传出的京腔京韵,那一刻会对历史照进现实有更深体悟。
满足文化接受的个性需求,增强“沉浸体验”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观展活动越来越呈现线下与线上、真实与虚拟、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体验交织的趋势。数字展陈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云游敦煌”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观看壁画的方式,既可以按照朝代来参观,也可以由不同的壁画主题进入,甚至可以按照颜色来检索。松绿、空青、钴蓝等颜色连缀起当时印染手工业与美术发展图景,为人们揭示壁画艺术的丰富内涵。
在数字场景中激活中华文化瑰宝,我们希望达到“人在画中游”的效果,让用户在指尖游览文化遗产时,仿佛在看电影、玩游戏一样,有贯穿始终的完整体验。对文化遗产“仰之弥高”可能引发敬意,不过也容易产生距离感,而影视与游戏的互动性、趣味性可以拉近人们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在数字敦煌沉浸展上,观众可以佩戴虚拟现实设备,穿越到1400多年前精妙绝伦的壁画世界,飞跃云端奏响天籁之音,还有机会录制一段虚拟拍摄纪念视频。希望这种新颖的形式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敦煌。
云游敦煌
这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给文化产业深度数字化进一步开辟了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秉持科技向善的初心,校准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做好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连接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让历史文化更好滋养当代生活。
文章作者为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水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很低的,而且我国的淡水资源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节水教育基地展厅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昨日,百色市启动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今年活动的最大特色是该市节水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投入使用,节水宣传有了新的平台。
长春市文庙博物馆8月4日发布通知,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长春市疫情防控成果,结合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工作实际,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实行预约入馆、展厅暂停开放。
“独立式”这个词常见于家装中如独立式住宅设计,它指独门独户的独栋住宅,独立式设计都会有整体融合感和生命力,昨日,在招商蛇口成立44周年之际,招商蛇口企业展厅启用仪式在深圳蛇口太子广场40楼举办,它是国内首个首个独立式企业展厅,区别于其他不同品牌展厅,拥有其特殊意义。
海洋不仅是见证大自然力量的地方,更是了解人类自身力量的最佳场所。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在模范机关建设中突出“讲政治”要求,通过推动红色教育数字化,借助数字化形式将全国各地优质红色教育资源进行“集中移植”,丰富AI、VR等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了“新时代智慧党建云平台”并成功上线,通过“互联网+红色教育”模式,有效倡导“税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理念,以“数字引擎”激活模范机关建设新方式,推进全员政治教育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唤醒民族觉醒。1921年7月,13位代表在上海和嘉兴召开中共一大,宣告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为加强党建引领,践行“三能”要求,凝聚精神力量,深化全警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人民警察政治本色,建设公安三能展厅让“三能”成为全警可参照、可学习的现实案例,并鼓励全警人人成为“三能”的践行者、代言人,近日,淳安县公安局更是把“三能”重要指示作为对民警进行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常悟常新,设立践行“三能”展示厅,用视频、图片、实物等,全面生动呈现“三能”重要指示从诞生、发展到传承的历史脉络和生动实践。
徐谓礼文书完整记录了徐谓礼这样一个南宋中级官员从嘉定十四年初入仕至淳祐十二年,约三十年的仕宦经历,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最为系统完整的宋代“官员档案”,也是首次于墓葬中出土的宋代文书,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近日,“全国首个司法所”——紫金县蓝塘司法所展厅布展工作完成,正式对外开放,以全新面貌展示“敢为人先、司法为民”的精神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