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2024年12月,中央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为革命老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因此红色文化展厅的建设也更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红色文化展馆,希望通过它们内容、创意亮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展馆介绍
中央苏区历史基本陈列展分8个部分共36个单元,主要展示中央苏区开创、发展壮大、受挫转移、浴血坚守的革命史实、苏区精神的孕育形成和与全国其他12个苏区的关系。
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历史、其他苏区历史和接受革命教育洗礼的重要平台。
2、展馆大纲
展陈主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苏区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展览以苏区发展为节点分为八个部分,全景式的展示了中央苏区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与关怀。
第一部分 苏区雏形
1.1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1.2革命火种点燃赣南闽西大地/1.3星火燎原中央苏区雏形始现
第二部分 铁血搏斗
2.1第一次反“围剿”胜利/2.2第二次反“围剿”胜利/2.3第三次反“围剿”胜利
第三部分 奠基定都
3.1“一苏大会”的艰难筹备/3.2临时中央政府成立/3.3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指挥中枢
第四部分 巩固发展
4.1拔出白色据点 巩固苏区疆域/4.2东征西进 激战水口/4.3第四次反“围剿”胜利/4.4鼎盛发展的中央苏区/4.5“二苏大会”隆重召开
第五部分 建设实践
5.1打破封锁 发展苏区经济/5.2苏区工业农业的蓬勃兴起/5.3统一财政金融 促进苏区贸易/5.4畅通邮政事业 改善交通环境/5.5苏区文化教育事业方兴未艾/5.6开创性发展体育卫生事业/5.7建立苏区法制/5.8健全群团组织
第六部分 战略转移
6.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6.2苏区形式恶化 准备突围转移/6.3中央红军告别苏区出发长征
第七部分 浴血坚持
7.1中央分局留守苏区掩护主力转移/7.2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三年艰苦斗争/7.3停战谈判游击红军北上抗日
第八部分 苏区精神
8.1坚定信念/8.2求真务实/8.3一心为民/8.4清正廉洁/8.5艰苦奋斗/8.6争创一流/8.7无私奉献
3、亮点设计
整体展览动线设计延绵起伏寓意革命曲折征程,再通过空间布局、图文及实物展品、场景还原、数字多媒体设计等突出重点,增强观展节奏。
大厅-主题雕塑
取名为“苏区旺火”的巨型雕塑正前方(第一层)是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第二层是红军指战员以及全国的劳苦大众和苏区建设者们的身影;雕塑的第三第四层则是以中央苏区和13个苏区革命遗址等标志物及红军长征为背景,铺就而成。
正面雕塑约有80平方米大小,第一层立体人物为玻璃钢仿古铜色人物等比雕刻,其他为黄砂岩石材雕刻。整体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肃然起敬,怀念和爱戴油然而生。
反“围剿”胜利(旁观者观看场景还原)
为扼杀苏维埃革命运动,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先后对中央苏区发动3次大规模军事“围剿”。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在苏区人民积极支持配合下,开展了艰苦、英勇的反“围剿”战争。
枪声响起,硝烟弥漫,雕塑人物影影绰绰,立体墙面上手绘背景画面,面层叠加投影画面展示雷电效果及文字内容、底部暗藏烟雾发射装置,对应枪声和炸弹声音烟雾放出。这样多种媒介相结合使用,依次给到参观者各种信息,使得单个场景也具备完整的故事性。
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体验式穿越场景)
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革军委先后向各军团下达撤离战场开赴于都河沿岸集结补充的命令。
这是于都人民帮助红军夜渡于都河搭建浮桥的场景复原。整个场景中,前景为船舶搭建的浮桥桥头和红军渡河背影等比复原,远方背景为投影仪投射的于都河画面,月朗星稀,投影画面中河水湍急,视角不断前移让代入式的感受夜渡于都河的惊险和紧迫。
一苏大会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谢氏宗祠隆重开幕。
谢氏宗祠外观场景还原,中间门洞集合全息投影设备,3维立体的讲述了一苏大从艰难筹备到隆重开幕的故事。场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使得空间更有张力的同时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
4、展馆速览
序厅布置为方正空间,更显庄重,墙面为暖色调石材干挂,红色雪弗板雕刻的展览主题字正中显示。
展厅内展板基本都为20mm厚高密度雪弗板,灰色金属收边条。
玻璃钢人物雕塑模型结合做旧家具作为空间上的过渡区域。
地图展墙结合灯带,可以将行军路线十分直观的展现。
展厅空间转角设置局部雕塑场景,背景为墙绘及投影灯效,让静态的画面生动起来。
总结:红色基因永续相传,这个红色文化展馆的建成与开馆,就是以创新的形式推广红色文化,深化文旅融合,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vr全景展厅在一定程度上以独特的科技视角,让观众身临其境,在互动中加深对展览内容的理解,感受科技的魅力,在逼真的视觉盛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其始建于明代嘉靖时期,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历代帝王及功臣名将的庙宇,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家风家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风家训馆作为传承家风家训的载体,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家风家训馆”正式开馆,这也是昌平区首家村级“家风家训馆”。
展厅空间作为一个载体,它可以传达信息内容,如何传达信息内容依赖于设计师对信息内容的理解,早期的信息传达依赖最简单的媒介,纸质报刊,海报设计等都可以是展厅的媒介。
法制教育一直是国民教育中的重中之重,21世纪是个法制社会,懂法,守法,普法,都是国家和社会一直重视、一直坚持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尤其对于普通观众,地方检察院普法一直在行动,近日,胶州市人民检察院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专门设计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与犯罪预防网络教育”3D虚拟展厅正式上线,在普法的道路上,检察机关一直发挥着其作用。
日前,天津港保税区纪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培育厚德养廉的环境氛围,在滨海新区纪委监委和保税区党委指导下建成保税区全面从严治党主题教育展厅,改变了以往廉政教育集中于看文件、读报纸、听讲座的局限性,提供了“现场化”的教育阵地,通过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范围,推动廉政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日,首批广东省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名单公布,共有25个单位成功入选。
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工业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据悉,该馆每周一闭馆,周二到周日全天免费对外开放参观。
白狼镇林俗博物馆是全国仅有的森林民俗陈列馆,深入其中,领略大兴安岭林区的林俗文化,就像是步入一个古老而又古老的世外桃源。
自2020年11月16日开始,冀州博览馆正式对观众免费开放,展馆面积9218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博物馆(包括冀州历史 冀州名人和冀州非遗三个展厅)、二层为规划展览馆、三层为美术馆。馆内形式多样的展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冀州人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冀州市民开始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