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省级非遗传承人曹明珠收徒暨国内首家菊花石线上博物馆上线仪式“红色记忆”特色菊花石雕发布会在浏阳隆重举行。浏阳永和素有“菊花石之乡”的美誉,菊花石不仅是湖南优秀文化遗产中一块超价值的“活化石”,更是闪烁着湖湘文化灵光的一块神奇瑰宝。
浏阳菊花石是“在石头上绽放的菊”,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展览会,因一件作品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而闻名天下。有识之士谢文才投资3000多万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3600平米的湖南省永和菊花石博物馆。
菊花石线上博物馆一楼展厅主要展示菊花石开采场景及加工器具,二楼展厅主要展示菊花石成品及藏品,三楼为菊花石文化交流中心,四楼主要为办公与创作区。同时还倾力打造了一所菊花石雕刻见习所,而且集聚一帮雕刻技艺人才、经营人才,将菊花石特色博物馆与文创产业相结合,带动文化旅游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品牌影响力,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图文节选:官方平台-新湖南,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数字化体验展厅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展示方式,还能够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真实的观展体验。9月18日,在祁阳市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碑林数字化体验展厅里,游客通过点按触摸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碑文的位置以及释义,还可以扫描二维码将碑文的内容保存至相册,传播分享或设为壁纸。
由原衙前镇政府旧址老建筑改造,于今年9月完工,包括石雕文化园、度量衡展示厅、历代瓷标展示厅、萧绍契约展示厅等“一园三厅”,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示了萧绍地区传统石雕文化、契约文化等传统文化以及萧山地区经济贸易、社会生活的悠久历史与变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无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而非遗文化展厅的出现,尽显文化记忆、魅力无穷。近年来,玉林村村以古蚝油为主题,烹饪蚝油,举办文化节,生动有趣地促进了村民的参与,创造了当地的品牌特色。如今,三灶蚝油已被成功批准为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馆展陈设计以内容文本为核心,力求通过陈列布展手法的贴切主题,为博物馆打造一件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空间文物”, 优胜于同级地区博物馆,且成为省、国家的典范。以“修水”之“水”为元素贯穿展览始终。提炼"山、文.物”的地域特色标志,运用于空间形式。格调体现温和儒雅的修水性格,以大气、简洁、纯净体现修水风度。整个展览以情(地域文化)、景(修水风貌)、物(文物场景)完美结合,彰显決泱大县悠久文脉。
金隅集团党委整合所属企业文化资源,探索数字赋能集团品牌建设新模式,推出“金隅集团云展厅”,从更多维度、更深层次展现金隅,让社会各界认识、了解并熟悉金隅,鼓励大家一起探寻金隅68年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密码和文化基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金隅“云端”之旅。
“索瓦曰巴”在藏语中意为藏医药“索瓦日巴之颂”意为对藏医药文化的传颂,藏医药作为一门独立的医药体系,因其对疾病的认知实践和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在世界医学之林占据重要地位。为此而取“索瓦日巴之颂”为藏医药博物馆的主题。
根据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和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工作安排,8日,洛阳市国动办(人防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防动员“云展厅”有奖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13日。
近日,甘肃省档案馆推出的《甘肃记忆》数字展厅(3D)正式上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要求进一步统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管理、使用好党群服务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