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改造升级是为了更好地参观体验,在现有的展厅基础上进行装修设计,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经过改造提升,6月17日对外恢复开放,在提升改造后,展厅设计重新整合展品,体现了文物信息的系统性,传递了更加清晰的展示意图,突出展示重点文物,给予独立的空间,充分解读。
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
“民族熔炉”展厅面积616平方米,展线180米,分为长城内外、平城时代、别都晋阳、异域来风等4个单元,以北魏首都平城(大同)和东魏北齐陪都晋阳(太原)为中心的多个墓葬出土文物为主,呈现自汉末以来至隋代的多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进程。展览以司马金龙墓、娄睿墓和虞弘墓为重点展开,突出民族融合和丝路交流两大主题,分别从南北、东西两个角度表述。
同时,根据山西博物院改造提升需求,文明摇篮、夏商踪迹、佛风遗韵、瓷苑艺葩、方圆世界等5个展厅,从6月17日起暂时封闭,具体开放时间将根据改造进展情况确定。
文章来源:官方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古代历史展厅面积280平方米,陈列从旧石器、新石器时期至汉魏、辽金、明清、民国等各时期历史文物,还原玉石器加工制造场景和全县重要遗址分布沙盘模型。
1月8日,雷士照明光环境中心展厅正式落成!全新亮相的光环境中心展厅充分展示了雷士照明二十多年专研“光科技”所积累的成果、研发实力、制造实力以及场景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成行业标杆级“光环境”展厅。
科普体验厅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在整合科普资源、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应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我区已建成10家社区科普体验厅,每家社区科普体验厅的主题各不相同,向居民们传递多样的科普知识,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从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到悠久传承的民间技艺,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到响彻千年的优雅乐曲,从根植民族沃土的传统美术到绚烂多姿的舞蹈、戏剧、曲艺等,不仅展现着古老文化的多彩魅力,也涤荡着草原文化的浓郁风情,成为赤峰大地上的人们薪火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日,咸宁供电公司综合能源展示大厅正式投运。这是咸宁首个综合能源展厅,具有宣传展示、互动体验、交流咨询、业务办理等功能,将带动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推进全市综合能源产业发展。
根据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和国防动员宣传教育工作安排,8日,洛阳市国动办(人防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国防动员“云展厅”有奖体验活动,活动将持续到5月13日。
5月10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洛阳正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高质量发展。目前,多家博物馆已通过打造数字馆、虚拟展厅等形式,把博物馆搬上“云端”,赋予历史文化新的打开方式。
群众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群众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到婚嫁丧礼,小到穿衣吃饭,它们以各种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内核,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能更好地吸引群众的参与,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作出实际行动。
马鞍山市文化馆VR智慧党建展示厅于6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VR智慧党建展示厅位于马鞍山市文化馆二楼,市民可以在现场体验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普通市民可自行前往参观,单位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也可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