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一座崭新的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座建筑,就是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它的外观巧妙地将梵净山的秀美、蘑菇石的奇特、汉语拼音缩写“GZ”以及贵州独特的梯田地貌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卷。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这里不仅汇聚了古生物化石、矿藏资源等珍贵的地质宝藏,更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科研交流、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物馆以国际视野为引领,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具有贵州特色的地质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贵州、探索自然的窗口。馆内设有四个常设展厅,分别是“神秘贵州”、“多彩贵州”、“富饶贵州”和“奋进贵州”。这四个展厅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贵州地质奇观的完整画卷。
1、走进古生物王国
神秘贵州厅在神秘贵州厅,观众将被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生物世界。这里以“古生物王国”为主题,分为沉积巨著、生命源头、龙的故乡、陆地寻踪四个部分。地层,被形象地比喻为记载地史的“书卷”;岩石,则是构筑地史书卷的“纸张”;而化石,则是解读地史的“文字”。通过454件精美的古生物化石标本,观众可以亲眼目睹远古生命的遗迹,感受生命进化的奇妙历程。
在沉积巨著展区,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地层堆积,它们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巨变。生命源头展区则展示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态,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生命在这里绽放出绚丽的色彩。龙的故乡展区则以贵州特有的龙化石为主题,让观众领略到远古时代恐龙的雄姿。陆地寻踪展区则通过一系列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影片,带领观众走进史前生物的生存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探索喀斯特王国多彩贵州厅多彩贵州厅以“喀斯特王国”为主题,分为沧海变迁、追根溯源、经典地貌、地质旅游四个部分。在这里,观众将领略到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沧海变迁展区通过一系列地质模型和图文资料,展示了贵州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变过程。追根溯源展区则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机制。经典地貌展区则展示了贵州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如瀑布、峰林、峰丛、溶洞、峡谷、天生桥等。这些景观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壮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地质旅游展区则提供了贵州喀斯特地质旅游线路和景区介绍,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背后的地质知识。
2、领略黔中宝藏:富饶贵州厅
富饶贵州厅以“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为主题,分为黔矿之富、黔矿之成、黔矿之优、黔矿之用和黔矿之美五个部分。这里展示了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让观众领略到地球科学的神奇魅力。
黔黔矿之富展区通过一系列矿石矿物标本和图文资料,展示了贵州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储量。黔矿之成展区则通过模拟实验和多媒体影片,让观众了解矿石的形成过程和机制。黔矿之优展区则展示了贵州矿产资源的优质特点,如铝土矿、磷矿、锰矿等,这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黔矿之用展区则通过一系列应用场景和实物展示,让观众了解矿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黔矿之美展区则展示了贵州矿物的美丽和珍贵,如水晶、玛瑙、玉石等,这些矿物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艺术品和收藏品。
3、见证贵州自然资源发展历程:奋进贵州厅
以贵州自然资源发展历程为主题,分地质矿产篇、地理测绘篇、土地管理篇三个部分。这里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地质矿产篇展区通过一系列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物和图片资料,展示了贵州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地理测绘篇展区则通过一系列地图和测绘工具展示,让观众了解贵州地理测绘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土地管理篇展区则通过一系列土地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资料展示,让观众了解贵州土地管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在奋进贵州厅中,观众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文物和手稿,如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珍贵手稿和研究成果。这些文物和手稿不仅记录了贵州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质矿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13日下午,“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捐赠仪式后,马首铜像转至正在@国家博物馆 展出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与其他六尊兽首铜像(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兔首)一起展出至11月27日。
12月4日上午,漯河市举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厅揭牌仪式。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厅揭牌投用,既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近日,位于郧阳博物馆一楼的明清建筑展厅设展完成,市民新增一处郧阳历史文化观赏点,明清建筑展厅分石佛造像展示,郧阳官式建筑内容和郧阳乡土建筑特色三大板块。
7月14日,国家海洋博物馆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序恢复开放。
档案把往复不断的现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使瞬间变成永恒,成为人们进行反复观察和研究历史现象、准确寻找事物发展规律的可靠依据。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中心,档案馆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
2020年为防控疫情,各地公共文化场馆陆续停止开放,在国家相关文化部门的倡议下,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因地制宜,运用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展览呈现在云端,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展。
还在为因为路途遥远,无法出门去科普馆,或者因为对生物充满了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各类设备,但是苦于各种原因,无法出门去参观,随着科技的发展,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广州科普游之线上 “科普云游”已经上线,通过关注“科普广州”公众号,点击“科普云游”,就可以通过手机,VR在线浏览已上线的广州各类型的科普单位,学知识,在线新体验。
5月24日,长沙市儿童健康科普馆正式开馆,这不仅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的启用,更是唯嘉儿科办院初衷和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标志着唯嘉儿科在助力长沙儿童健康科普教育方面开启了新的探索模式。
近日,国家大剧院启动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项“新技术”入驻文博领域,助力文化传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智能体感互动、3D模型、720度观览等新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