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春节,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取消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除了捧着手机刷微博、煲剧、打游戏、发呆之外,还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馆(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开展了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不仅重磅大展看个够,有的还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讲座,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今天不少人已经宅家原地复工了,元宵节前,专家都呼吁尽量少出门,少串门,那8小时之外做什么?不如好好逛一下线上博物馆。
国丝馆推出两个线上活动,3D看展、线上讲座干货满满
1月2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公众号就发了一条推送,“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都已上线。
“临时闭馆确实比较遗憾。但是,线下大家不能过来,线上还是能继续参观了解博物馆的。”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告诉记者,国丝馆重要的展览一般都会做3D线上展,重要展品做线上的发布和介绍。
不止这些,国丝每年配套展览的讲座及活动也很密集——26日国丝馆的公号上,还同时推出了另一个活动:2019年的讲座全放送。赵丰说,这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大咖讲座。
省博27个主题展全景展示,浙美虚拟体验30余个主题展
浙江省博物馆的大型特展,都在浙博数字展览网站上设有全景展示。目前网站上共有27场主题展览,点击即可见展览全景,也可以近看某件具体展品。
其中包括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展、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立体书的异想世界、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等等。
同时,还包括了黄宾虹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等艺术馆的全景展厅。
浙江美术馆在“浙江美术馆之友”微信公众号上,也推出了虚拟展厅的体验,目前共有30余场主题展览。
像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数字科普平台,目前还在搭建中,但已有部分展览场馆上线了全景虚拟体验。比如通过公众号浙江自然博物院科普君,可以逛一逛武林馆的“牦牛走进浙江”高原牦牛文化展,也可以点击相关链接,一览安吉馆720°全景虚拟展馆。
“全景展示制作成本小、制作周期快,拍照大概三四天,再做后期合成,大约一周就可以完成。”但是,团队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热点点击信息。颜雯说,“这样观众才能在手机端,查看馆藏经典展品的高清细节图以及详细的文字介绍。”而且,未来还将实现AR增强现实、儿童互动游戏功能。
“经历了这次特殊的情况,一个博物馆要真正成为一个线上博物馆,或者说互联网+、智慧博物馆,确实需要我们好好思考,要为线上展览做更细致的完善和优化。”赵丰说。
文章来源:《虚拟展厅体验上线 足不出户即可逛遍几十个展》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图片来源网络。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参加广东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网上展厅,展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突出政治导向,展示地域特色,分四个大板块,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正风肃纪反腐成效,警示广大干部职工警钟长鸣。
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最西端,这块被周秦文化浸润的土地,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如今,这些历史遗产在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上演着生命的律动。
在长江的滋养下,湖北这片沃土孕育了璀璨的楚文化。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如同翻开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而“楚国八百年”文化陈列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篇章。展览通过精心策划与布置,将楚国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楚人的精神特质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仿佛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时光,亲历那个曾经的辉煌时代。序厅虎座鸟架鼓的震撼踏入“楚国八百年”展厅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墙,上面雕刻着虎座鸟架鼓这一最具特色的楚国文物。虎座鸟架鼓,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鼓身置于虎座之上,两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作为支架,整体造型既威武又灵动,仿佛在诉说着楚人勇敢、智慧的品质。这一浮雕不仅为整个展览奠定了浓厚的楚风楚韵基调,也预示着我们将要踏上一场探索楚文化奥秘的旅程。
出于防控疫情需要,全国各地博物馆暂时闭馆。人们不能出门,精神食粮却不能断。江苏博物馆系统陆续公布网上展厅和虚拟展厅,展示博物馆陈列、临时展览、精品馆藏文物,文博爱好者在电脑和手机上就可以“云游”博物馆。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开始研究线上展厅,满足大家足不出户就可参观浏览展厅的愿望,近日石家庄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教育基地暂时关闭,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学习,戒毒所专门制作了毒品预防教育全景数字展厅,可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宅在家中就可以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接受毒品预防教育。
历经9个多月的闭馆改造,位于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内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完成了全面升级,于8月18日重新回归,进行开馆试运营。
近日,吉州区古南镇街道跃进路工业记忆展览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也是吉州区首家工业记忆展览馆。市民可在展馆寻找吉安工业记忆,感受庐陵工业情怀。
天津建筑工法展览馆属于科技类展馆,拥有科普主题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年开放天数314天,展馆面积2200平米,展台90座、全景模型50座、实物展品356件。现在共收集历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类工法资料百项, 展览馆共设置古建筑营造园林和洋楼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桥梁工程四个展厅,涵盖了古建筑、园林小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桥梁等各种结构体系的施工工法。
随着国家对科普教育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1.0版本的传统静态展示,发展到各种数字交互体验;从传统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发展到紧跟时事引入社会热点,科技馆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向着多元化、体验化、可持续化的角度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