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展馆不是展品的“堆砌场”,而是文化的“叙事空间”。无论是校史馆、企业展厅,还是地方文化馆,好的设计能让参观者从“被动看”变成“主动懂”,甚至产生情感共鸣。关键在于抓住“三个核心”:讲什么故事?用什么形式讲?如何让人记住?
先“理清楚”:找到展馆的“主线故事”
没有主线的展馆,就像没有主题的文章,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却记不住核心。设计前必须先回答:这个展馆最想传递的核心文化是什么?
抓“独一无二”的记忆点:校史馆不必面面俱到,可聚焦“建校时的艰难创业”“某届毕业生的传奇故事”“一项影响深远的教学改革”,用具体故事替代流水账;企业展厅别只罗列产品,要提炼“从0到1的突破”“危机中的坚守”等精神内核,让参观者记住的不只是产品,更是背后的文化。
用“线索”串起碎片化内容:比如地方文化馆,可用“时间线”(从古至今的民俗演变)或“情感线”(“家乡的味道”“乡愁记忆”)串联展品,让老物件、老照片不再孤立——一件旧农具,配上“爷爷用它种出全村第一亩水稻”的故事;一段老戏曲录音,旁边标注“奶奶年轻时最爱唱的调子”,让展品有了温度。
给参观者“代入感”:在主线中留出“互动缺口”,比如企业展厅设置“如果我是创始人,面对这个难题会……”的决策模拟区,校史馆设计“找找你班主任年轻时的照片”的互动墙,让参观者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再“设计好”:让形式服务于“故事表达”
展馆的视觉、动线、互动设计,都要为“讲好故事”服务,避免为了“炫技”而脱离内容。
动线:像“读故事”一样自然:入口先给“总起”——用一句话或一幅主题画点明展馆核心;中间分“章节”——按逻辑顺序(时间、主题、因果)划分展区,每个展区有“小标题”(如“艰难起步”“突破时刻”);出口做“收尾”——设置留言墙、总结视频,或一件能带走的纪念品(如印着核心文化的书签),强化记忆。
视觉:让“沉默的展品”说话:文字说明要“短而精”,多用“这件工具见证了……”“当时大家都在说……”的故事化表达,少用官方套话;灯光聚焦重点展品,比如突出老书记用过的钢笔时,周围光线调暗,让注意力自然集中;色彩贴合主题——历史展馆用沉稳的褐色、灰色,科技展馆用明亮的蓝、白,避免五颜六色的“杂乱感”。
互动:别让“科技”喧宾夺主:VR、全息投影等技术要用在“必须互动”的地方——比如无法实景展示的老厂区,可用VR还原;而一件本身就有故事的旧书信,与其做成复杂的电子翻页,不如旁边放个放大镜,让参观者亲手触摸纸张的质感。互动的核心是“帮助理解”,而不是“展示技术”。
最后“用起来”:让展馆成为“活的文化载体”
展馆不该是“建成即完工”,而要持续“生长”,保持生命力。
定期更新“新故事”:企业展厅加入最新的研发成果、员工故事;校史馆补充新一届毕业生的成就,让展馆“不过时”;甚至可以设置“临时展区”,比如每月聚焦一个“文化人物”,讲述他与展馆主题的关联。
延伸到“馆外”:把展馆的核心故事做成线上展厅、短视频,让没去过现场的人也能了解;将展品背后的故事改编成剧本、漫画,在单位内部或社区传播,让文化从“馆内”走到“生活中”。
变成“教育阵地”:学校展馆可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的课堂,企业展馆可作为新员工培训的教材,让展馆不只是“参观地”,更是文化传承的“活教材”。
展厅展馆的终极价值,是让文化“被看见、被理解、被记住”。当参观者走出展馆时,能清晰说出“这个地方最打动我的故事”,能带走一点与文化相关的记忆,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因为它让文化从“空间里”走进了“心里”。
当前,国内非遗类展馆(展示厅)的展览多以陈列展览非遗作品及其相关传承人、事件、附属物品为主,也包括举办非遗相关活动,如非遗传习活动、传统非遗活动、非遗类教育培训等。目前,比较常见的非遗类展览的展示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个企业想要扩大知名度,不仅仅是通过广告的形式,更多的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塑造,那企业展厅设计如何通过设计手法塑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呢?
新版国标《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标准涵盖了博物馆照明产品技术要求、博物馆照明设计工作流程、照明设计规范内容、灯具布置及展柜照明要求、节能及智能控制等几方面,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涵盖面最全的标准,对博物馆照明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之照明标准值。
展厅设计是一个需要花心思的过程,在装修设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流程设计,很多有展厅装修需求的客户都表示想要看懂很吃力,但是又希望一些细节可以自己把关。那么了解合理正确的设计技巧和展厅空间布置的常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接下来这篇文章,看完就能对展厅装修设计有个大概的了解!
企业展厅不仅是展示产品的场所,更是企业故事的舞台,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呈现与受众建立深度联系的桥梁。
近日,科创驿站-科学岛站科创成果展示大厅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展示了入驻项目、团队的科创成果,同样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环科学岛科创走廊的规划布局和发展前景,很多人发出疑问,什么是科创成果展示中心(展厅)?为什么很多科学前沿产业园区会设立科创成果展厅?本文简单了解下: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如何通过展示企业实力、产品魅力,吸引潜在客户,成为了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展厅和展销中心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其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许多人对展厅和展销中心存在误解,将它们混为一谈。那么,展厅和展销中心究竟有何区别呢?
色彩在博物馆视觉展陈设计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为加强视觉展陈设计的识别性,二为提升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标志性。博物馆的色彩现象和设计中的色彩现象同理,皆由色相、明度和纯度三种元素构成,研究色彩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作用时,可以从色彩的三个性质出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史馆成为了记录和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然而,传统的教育史馆存在一些局限,如空间限制、展品陈旧、互动性差等。数字化教育史馆则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教育史馆建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