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将于2021年下半年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标准涵盖了博物馆照明产品技术要求、博物馆照明设计工作流程、照明设计规范内容、灯具布置及展柜照明要求、节能及智能控制等几方面,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涵盖面最全的标准,对博物馆照明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博物馆照明设计流程:
1、空间亮度规划:应按光敏感度对展品进行分级,确定满足展品保护的照度和年曝光量限制值,符合文保的要求。根据展品的颜色、反射比、关泽度、形体等相关数据,模拟计算满足展品保护和呈现的照明所形成的展品的亮度范围。同时要求根据展陈空间亮度范围及暗适应要求,确定各空间的亮度水平。
空间亮度规划除要求满足文保的照度要求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展品和展陈空间,实事求是的进行灯光设计,确保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舒适性、灯光艺术化及个性化。博物馆并非千编一律的“暗盒子”。
2、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空间规划后,应提出采光策略、人工照明设置方式以及临时性展陈光环境解决方案。同时制定灯具布置图纸、灯具选型文件、灯具安装示意图纸、照明设备造价估算文件等。
3、灯具招投标-施工配合与调试:可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制定和评估招标文件的技术部分,协助对投标产品进行测试。在施工过程中应协助解决相关照明问题,并完成灯具现场调试和场景设定。
博物馆照明设计应在馆方、展陈设计方、照明设计师、灯具制造商等多方通力配合下完成。并且,后期的灯光调试环节也十分重要,专业的灯光设计与调试,是做出优秀照明作品的前提。新版标准对灯光设计流程做出具体规定,是非常大一个进步。对于博物馆照明行业的从业者,也是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来源:官方平台,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我们想要一个像苹果展厅那样的空间,科技感十足,但要体现我们的文化底蕴,对了,还要互动性强,能让客户一进来就被震撼到。"
很多上市公司都希望企业展厅更具有科技性、时尚感,最好能给人眼前一亮,想要与众不同的展厅效果,就要避开传统的展陈方式,采用当下流行的多媒体手段,那么多媒体设备在企业展厅设计中有哪些作用,让展厅更具吸引力。
在展厅设计中,狭长甬道堪称设计师的"必修课题"——尤其是核心筒结构带来的环形通道布局,中间区域无法布展,只能沿外围有限空间展开叙事。两侧墙体均需呈现内容时,若处理不当,极易陷入"单侧展示回头路过长"或"双侧布展流线混乱"的两难境地。
展厅,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陈列室功能。它是一个单位或企业精气神的集中体现,是文化无声的讲述者,是品牌形象的立体延伸。
文化展示体验中心是作为文化场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文化的对外窗口。对于地方经济来说可以带动旅游发展;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能够丰富业余生活;对于外来游客而言,能够了解该地的风土人情。那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大多注重文化展示+体验中心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城市形象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下’文化展示体验中心设计的意义’,仅供参考。
数字化档案为线上档案展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储备。档案部门应利用好这些数字资源,以大众的视角选择专题,通过技术手段将它们进行数据整合后,开发出一个个专题的档案線上展览,不断向社会输送档案文化。因为疫情很多人无法线下去参观,档案部门积极开展线上档案展览活动,拓展了档案部门宣传政策、传播文化的新途径。本文结合网上信息整理了档案线上展览的形式。
如果硬装是一个空间装饰的骨架,那么软装就是衣服和妆容,可以凸显品牌的风格和品位,展厅设计中,软装和硬装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装修工程完成之后,能够利用一些易更换位置的饰物,像沙发、柜子、桌椅、灯饰等家具以及装饰用的饰品和艺术品等等,简单的说,就是对展厅进行的二次布置。。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制造物联网展厅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物联网的发展,展厅的功能将更加多元化,服务将更加精准化。例如,展厅可以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智能制造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同时,展厅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个性化展示和智能导览,让参观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本文简单介绍下”智能制造物联网展厅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仅供参考:
走进家电智能展厅,仿佛置身于未来生活的预览窗口。以"懂你的健康空气专家"为核心理念,这个灰白主色调的现代空间,通过数据化动线规划与纳米级精度工艺,将家电科技与环保材料完美融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拆解这个"会呼吸的展厅"背后的工艺密码与材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