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国标《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标准涵盖了博物馆照明产品技术要求、博物馆照明设计工作流程、照明设计规范内容、灯具布置及展柜照明要求、节能及智能控制等几方面,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涵盖面最全的标准,对博物馆照明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标准中有关照明数量和质量的内容较多,其中保留了旧规范中的部分内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照度均匀度
一般照明与重点照明之比:除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外,基本陈列厅的一般照明应按展品照度值的20%-30%选取。
陈列展览区地面照度均匀度:该区域的均匀度不应小于0.4。
平面展品:平面展品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6。
相比旧版规范,新版对于均匀度要求有适当的降低。
2、频闪限制
光源或灯具的闪变指数Pst LM 不应大于1。陈列展览区或有拍摄、电视转播要求的场所,光输出频率不应小于500Hz等。
频闪测试仪(图源网络,侵权即删)
作为公众场所,博物馆经常需要进行摄影及电视转播,如灯具频闪严重,将严重影响摄影或转播效果。目前,频闪值可以专业的频闪测试仪进行测定。
3、立体感与对比度:立体造型的展品可采用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其立体感。展品立体感指标,采用垂直照度与水平照度的比值,并通过实验方式确定。根据展品展示的需求,按照下表数值,合理确定被照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度。
立体感与对比度
对于立体感和对比度表现,目前的博物馆灯光设计和实施中基本凭借经验值,无量化指标。新规范列出可量化的数值以供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意义。
4、反射比与标识照明:关于反射比指标,新旧版标准基本相同。新版中增加了标识照明部分。标识照明有两个作用,一是流线引导;二是安全及应急疏散。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展馆展厅往往由多个展示空间组成,各空间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展示功能,又通过主题线索紧密串联。其中,从入口延伸至主展区的过渡空间被称为 “序厅”。作为参观动线的首站,序厅不仅承担着空间转换的衔接作用,更通过氛围营造、内容凝练与背景铺陈,帮助参观者快速理解展览主旨,融入观展情境。

一个出色的展厅,在确保整体设计既卓越又连贯的基础上,还需巧妙融入别出心裁的视觉亮点,这些亮点往往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若缺失了这些亮点,展厅恐将显得乏味单调,让参观之旅变得乏味且缺乏实质意义。那么,如何细致地策划并打造出这些视觉亮点呢?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参考方向:

数字多媒体技术近几年在企业展厅中很常见,但是由于预算的原因很多企业想做科技感的展厅,只能在设计上下功夫了,那么数字多媒体展厅设计是否专业,跟设计公司挂钩,一般有实地施工经验的公司,对于最后呈现效果有十足把握,那么数字多媒体展厅虽然贵,但是其主要注重这三大点。

供电所是否需要做企业文化展厅,取决于其自身需求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供电所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承担着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使命。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供电所企业文化展示厅的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的纪念地点和地标被用作载体,红色教育基地展厅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场所,培育广大群众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本文根据网络整理简单了解下“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展厅的措施”,仅供参考。

一个企业想要扩大知名度,不仅仅是通过广告的形式,更多的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塑造,那企业展厅设计如何通过设计手法塑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呢?

最近很多客户咨询“想做展厅设计”,深入跟客户了解需求后,发现客户的认为的“展厅设计”和展厅设计公司的理解不一样,客户的“展厅设计”仅仅是几面墙的设计,对于展厅设计公司而言,这种情况下的展厅设计不是做不了,而是简单墙面设计不是展厅设计,本文简单介绍下展厅设计和墙面设计之间的关系?方便客户在查找展厅设计公司参考。

医疗类企业展厅是企业展示产品、技术、品牌形象和文化的重要平台,通常具有专业性、科技感和人文关怀等特点。

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及未来发展展示需求,展厅的出现就满足的企业发展规划,但是在展厅设计搭建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问题出现,那么如何让企业与展厅设计公司更好的沟通,避免出现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