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国标《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颁布实施。新版标准涵盖了博物馆照明产品技术要求、博物馆照明设计工作流程、照明设计规范内容、灯具布置及展柜照明要求、节能及智能控制等几方面,它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涵盖面最全的标准,对博物馆照明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就简单介绍下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内容之: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
新版标准中有关照明数量和质量的内容较多,其中保留了旧规范中的部分内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照度均匀度
一般照明与重点照明之比:除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外,基本陈列厅的一般照明应按展品照度值的20%-30%选取。
陈列展览区地面照度均匀度:该区域的均匀度不应小于0.4。
平面展品:平面展品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6。
相比旧版规范,新版对于均匀度要求有适当的降低。
2、频闪限制
光源或灯具的闪变指数Pst LM 不应大于1。陈列展览区或有拍摄、电视转播要求的场所,光输出频率不应小于500Hz等。
频闪测试仪(图源网络,侵权即删)
作为公众场所,博物馆经常需要进行摄影及电视转播,如灯具频闪严重,将严重影响摄影或转播效果。目前,频闪值可以专业的频闪测试仪进行测定。
3、立体感与对比度:立体造型的展品可采用定向照明和漫射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其立体感。展品立体感指标,采用垂直照度与水平照度的比值,并通过实验方式确定。根据展品展示的需求,按照下表数值,合理确定被照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度。
立体感与对比度
对于立体感和对比度表现,目前的博物馆灯光设计和实施中基本凭借经验值,无量化指标。新规范列出可量化的数值以供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意义。
4、反射比与标识照明:关于反射比指标,新旧版标准基本相同。新版中增加了标识照明部分。标识照明有两个作用,一是流线引导;二是安全及应急疏散。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博物馆文物展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想要办好文学展览,必须全面阐述文物的历史、艺术和历史价值,合理运用各种表现方法,突出文物的文化色彩;多思考形态和内容,提升展示空间的美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获得观众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功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在展厅设计领域,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长期存在:当设计师们将90%的精力倾注于墙面图文与展品陈列时,头顶那片本应承载空间灵魂的顶面,却常常沦为被简化的"背景板"。
企业做展厅大概是地产行业最先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耗资做展厅是大概是因为想要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也可以使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更加简洁直观,让参观者尽可能在1-2个小时内更直观理解和感受企业本身文化产品科技未来,那么,如果你想设计制造公司展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最近很多客户找做文化墙的设计装修公司时,百度上搜索相关信息找到了展厅设计公司,因为大部分的文化墙的部分是在展厅内或公司内,但是有很多企业由于文化墙项目的大小,选择不提供相关的设计服务,所以作为文化墙负责人就想到找其他的设计公司,那么在这个搜索的过程中,要注意下以下几个事项,方便客户更好的找到专业的文化墙服务商。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展厅的存在性越来越重要了,很多知名企业开始注重自己品牌形象建设,而展厅就是一个不错的表现形式,这种商业理念加上商业展览会在吸引客户方面的十足魅力,使得许多商家在展会开始前就非常注重策划。
合理的展厅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还能营造出优质的观展体验。本文将以一座城市景观开发项目展厅为例,从品牌展示区、展会设计形式及展厅落地效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展厅越来越与时俱进了,很多企业开始希望展厅与高科技结合,来达到真正的新型的企业展厅,展厅不仅仅是企业重要的向外的展示手段,展厅的品质直接体现着企业本身的实力,把握现代企业展厅设计的新特点,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和施工,现代企业展厅设计的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阶段我国将积极安全有序地发展核电事业,其中,“沿海核电项目”被重点提及。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安全科普展厅是开展科普教育、举办科技交流、传播核能科技知识的重要阵地。
在展厅展馆的场景设计中,“重构体验维度”本质上是打破传统“单向信息传递+静态空间观赏”的固化模式,通过对感官、互动、情感、认知、空间等核心要素的系统性重组,构建更立体、深入、持久的体验闭环。这一过程需结合技术创新、内容叙事与用户需求,从多个维度实现体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