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展馆的 “沉浸式体验”,解锁海洋未来
项目名称:海洋牧场科普馆
项目位置:辽宁省大连市· 项目面积:1000㎡· 项目类型:主题展厅展馆
一、设计理念
海洋牧场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核心载体,而本展馆依托的地域,更是海洋牧场发展的典型代表 —— 这里既有海洋的深邃神秘,又有 “牧场” 的有序生产特质。
设计核心聚焦于“蓝色秘境・牧场新生”:既还原海洋的自然秘境感,又传递海洋牧场 “生态养殖、智慧发展” 的新生力量,让观众在沉浸体验中,深度理解海洋牧场的价值与未来。
二、空间布局与展示内容
展厅以“从海洋秘境到牧场新生” 为叙事线索,通过空间形态、色彩、光影的营造,让观众仿佛 “潜入海洋,探访牧场”:
1、入口:“海洋之门” 的沉浸式序曲
入口设计为流线型 “海洋拱门”,结合巨幅海洋场景屏与水波纹地面,瞬间将观众从现实拉入 “蓝色秘境”,奠定 “沉浸式探海” 的体验基调。
2、核心展区:“分层探秘” 的海洋牧场之旅
我们将空间分为 “海洋生态层”“牧场技术层”“未来展望层”,模拟海洋 “从海面到海底、从自然到产业” 的垂直维度:
(1)海洋生态层:以深蓝主色调、云雾装置与舷窗造型,还原海洋深处的幽暗与神秘;搭配虾蟹、贝螺、藻类等生物标本墙,让观众直观认知 “牧场的生物基础”。
(2)牧场技术层:用木质模块化 “养殖舱式展柜”,模拟海洋牧场的生产单元,展陈牧场建设的技术、流程,传递 “科技赋能海洋生产” 的理念。
(3)未来展望层:以明亮蓝白配色 + 动态数字沙盘,展示海洋牧场的智慧化发展与生态愿景,让观众触摸行业未来。
三、展示设计
展陈以“体验感” 为核心,融合 “实物标本 + 多媒体技术 + 互动装置”,打破传统展馆的 “单向传播”:
1、标本与场景:还原海洋生命的鲜活
打造 “沉浸式生物展区”,将虾蟹、贝螺等标本嵌入 “海洋原生环境” 背景,配合灯光模拟的 “海底光效”,让标本从 “静态展品” 变为 “海洋生态的鲜活切片”。
2、多媒体技术:拓展海洋的感知边界
利用数字柱、互动水池等技术:
(1)数字柱动态展示獐子岛等牧场的地域优势与生态画面,让地理信息 “活” 起来;
(2)互动水池结合投影,模拟 “触摸海面引发涟漪,唤醒水下牧场场景” 的效果,让观众以互动方式与海洋牧场联结。
3、模块化展舱:拆解牧场的生产逻辑
以 “木质 + 金属” 模块化展舱,分主题展示 “海洋牧场的背景”“发展历程”,让复杂产业逻辑变得 “可拆解、易理解”,适配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
四、文化精神
设计终极目标是传递海洋牧场的核心精神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共荣”:
海洋牧场不仅是 “蓝色粮仓”,更是修复海洋生态、维系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展馆通过 “生态展示 + 技术展陈 + 未来展望”,让观众感知:海洋牧场的发展,是人类与海洋 “和谐共生” 的智慧实践。
本展馆是 “让海洋产业‘活’起来” 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空间沉浸感、展陈互动性,让观众触摸到海洋牧场的 “秘境之美” 与 “新生之力”,进而关注海洋生态、理解海洋产业未来。

踏入这座长方形的暖通展厅,仿佛穿越到了一个科技与舒适交织的三维梦幻空间。三层布局,每一层都蕴含着独特的设计细节与魅力。

杭州的这个展厅办公室成功弥合了电子商务创新与以人为本设计之间的差距,在不牺牲生产力的前提下,既契合了企业形象,又兼顾了员工舒适度,该展厅位于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的中心地带的 MAX 科技园内,这是一个面积达 264,000 平方米的大型综合体,其空间设计旨在体现现代工作场所的双重特性,既井然有序又灵活多变,既充满科技感又不失人性化。

我们以交通品牌八周年的战略“交朋友·新启点”为灵感,以“探索交通·产业进化”为内容主线,共同构筑承载品牌精神的,充满视觉冲击的,面向未来的星辰大海化叙事空间。

本次设计的科技材料企业展厅,旨在打造一个集产品展示、技术交流、品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该企业作为科技材料领域的先锋,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成果,展厅需充分展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前沿科技实力,为来访者带来震撼且富有启发性的体验。

记录历史,传承使命相信校史馆对学校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怎样策划布局才能最好地呈现学校文史底蕴?这是学校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在高档展厅,每一处设计皆是艺术与品质的完美融合。以简约大气的空间布局,彰显高档产品的奢华质感。灵动的线条与柔和的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独特的视觉盛宴。

东莞市国亨塑胶科技展厅在专业性、创新性、互动体验、环保理念以及先进的检测与研发设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和特点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公司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的窗口。

一家专注于健康领域的创新型集团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招商、运营为一体,致力为国人提供绿色安全的生态健康家园。

项目坐落武汉的一栋老建筑里,澳华装饰的硬装区曾多次局部翻新,但是没有统一的规划,产品展示方式陈旧而凌乱,展厅内文案形式各异,缺乏统一的美感。空间里色彩单调,毫无活力。现场原始条件不尽人意,层高低矮最高处2.8米,最低点仅有2.3米,现场繁多的管道纵横交错,改造难度大。然而,经过精心的改造升级,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层高低矮的问题被巧妙化解,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营造出开阔舒适的视觉感受。管道不再是碍眼的存在,而是被巧妙地隐藏或装饰,成为空间中的独特元素。在展厅的整体规划上,优化销售动线,不走回头路,在前厅接待区域的设计上,为了视角空间感放大,我们做了“钱袋”式的一个空间形式,既聚财又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