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展墙作为信息呈现的核心载体,不仅承担着展示内容的功能,更直接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品牌印象传递。好的展墙设计能让观众 “看得懂、愿意停、记得住”,而失败的设计则可能导致信息混乱、视觉疲劳,甚至浪费空间与成本。
今天,我们总结展厅展墙设计的 6 大核心要点,从逻辑、视觉、空间、材质到互动,全方位拆解落地关键,帮你避开误区,打造兼具功能性与感染力的展墙。
一、主题先行:用 “逻辑线” 串起所有内容
展墙设计的第一步,不是纠结色彩或材质,而是明确 “核心主题” 与 “信息逻辑”—— 观众能快速 get 核心信息,才是设计的根本。
主题聚焦:围绕展厅核心目标(如品牌宣传、产品展示、文化科普),展墙内容需高度呼应,避免无关信息堆砌。比如科技类展厅,展墙可突出 “创新”“未来” 关键词;人文类展厅则侧重 “历史”“情感” 表达。
逻辑清晰:用统一的叙事线串联展墙(时间线:过去 - 现在 - 未来;功能线:产品 - 技术 - 应用;空间线:全局 - 局部 - 细节),让观众顺着动线接收信息。
主次分明:核心信息(品牌 Slogan、核心展品、关键数据)占据视觉 C 位,用更大字号、更突出的排版强调;辅助信息(补充说明、背景介绍)简洁克制,避免喧宾夺主。
二、视觉协调:风格统一,细节不踩雷
视觉是展墙的 “第一印象”,需兼顾美观性与可读性,避免过度花哨或单调。
色彩适配:主色调不超过 3 种,且呼应展厅整体风格(冷色:科技、理性;暖色:人文、温馨;中性色:百搭、高级);避免高饱和度色彩堆砌,防止视觉疲劳。
字体规范:选择易读性强的字体(如思源黑体、微软雅黑),标题与正文层级分明(字号差异≥2 号,标题加粗或用特殊字体);避免使用生僻字体,正文行间距控制在 1.5-2 倍,提升阅读舒适度。
图文平衡:图片需高清、贴合内容,避免模糊或无关图片;文字与图片比例建议 1:2 或 1:3,文字过多易让观众失去耐心,图片过多则可能分散注意力。
三、空间适配:动线流畅,不浪费每一寸空间
展墙设计必须结合展厅实际空间与动线,避免 “好看但不好用”。
动线适配:展墙位置需避开主通道,不遮挡人流走向;关键展墙(如入口第一面墙、核心展品墙)设置在动线转折处或视野开阔区,吸引观众驻足。
尺寸合理:展墙高度通常 2.2-3 米(常规观众站立观赏视角最佳),重点区域可适当加高(3-4 米)增强视觉冲击;单组展墙宽度建议 3-5 米,避免过长导致信息断层。
预留空间:展墙前需预留 1.5-2 米驻足区,保证多人同时观看不拥挤;若展墙包含互动设备,需额外预留操作空间(≥0.8 米)。
四、材质工艺:兼顾质感与实用性
材质是展墙的 “质感担当”,需结合展厅定位、预算和使用场景选择,同时把控工艺细节。
1、材质适配场景:
高瑞展厅:石材、金属(不锈钢、黄铜)、亚克力、木饰面,提升质感;
简约/ 临时展厅:环保板材、乳胶漆、喷绘布,性价比高且易拆装;
特殊场景:高频触摸区用耐磨材质(钢化玻璃、金属),潮湿环境选防潮板材(PVC 板、防腐木)。
2、工艺细节把控:裱糊类展墙需无气泡、接缝平整;印刷类需色彩准确、不反光;模块化展墙需拼接牢固,避免晃动;金属 / 石材材质需做好边缘打磨,防止刮伤观众。
五、灯光赋能:让信息更突出,氛围更沉浸
灯光是展墙的 “隐形助手”,好的灯光设计能强化信息传递,营造沉浸式氛围。
照明逻辑:采用 “重点照明 + 环境照明” 结合,核心信息 / 展品用射灯(照度 300-500lx)突出,环境照明用漫射灯(照度 100-200lx)铺垫,避免眩光。
色温匹配:冷色温(4000K-6000K)适合科技、理性类展厅,凸显专业感;暖色温(2700K-3500K)适合人文、温馨类展厅,传递亲切感;中性色温(3500K-4000K)百搭,适合综合类展厅。
避免误区:灯光角度避免直射观众眼睛;不使用彩色灯光照射文字,影响阅读;重点区域灯光不超过 3 种颜色,防止氛围杂乱。
六、灵活维护:适配后期更新,降低成本
展厅内容可能随时间更新(如新品上市、活动升级),展墙设计需预留灵活性,方便后期调整。
结构灵活:优先选择模块化、可拆装展墙(如铝型材框架 + 展板),而非固定砌墙,后期可快速更换内容或调整布局。
预留接口:提前预留电源、数据线接口(如互动屏、投影设备接口),避免后期打孔破坏展墙。
易清洁维护:选择耐脏、易擦拭的材质(如乳胶漆、金属、亚克力),避免难打理的材质(如绒布、粗糙石材)。
结 语:
展墙设计不是孤立的 “美学创作”,而是需要兼顾信息传递、空间适配、用户体验的系统工程。从主题逻辑到视觉细节,从材质工艺到灯光互动,每一个环节都需围绕 “让观众更好地接收信息、感受品牌” 展开。
掌握以上6大要点,既能避开大部分设计误区,也能让展墙真正成为展厅的 “加分项”,让观众在参观中留下深刻印象,让品牌价值得到有效传递。

展示空间是展示商品及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场所,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交往的空间,良好的展示空间设计需要推陈出新,在传统展示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创意形式与多功能展示范式。在展厅的展示空间中表达创意形式有哪些?

展厅设计以厦门万泰品牌为核心故事脉络,以厦门万泰的品牌故事和产品矩阵为两大篇章,通过艺术造型展墙、LED数字大屏、文创空间等展陈形式,带领参观者走入厦门万泰的生物医疗世界,观仰万泰人精研潜思的科研精神,对话生命健康,看见品牌生长。

慈善基金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慈善基金会的形象和影响力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下,慈善基金会展示厅的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慈善基金会展示厅建设的意义。

党是我们新中国的灵魂支柱,也是大小组织的精神信念,作为党的这种宣传载体与窗口,党建展馆通过展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的建设,纯洁性建设等重要内容,从而规范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展厅是企业形象展示场所,一般上市公司都有专属的展厅,很多领导都希望在展厅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不出乱子,不踩坑,但是大部分工程施工装修的过程中多多多少都有些“问题”存在,这也是很容易理解,毕竟自己家装修房子,都会遇到些问题,没有十全十美,尽量将这些展厅的坑避免掉,本文简单介绍下‘展厅装修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坑?’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迭代的当下,公众认知与前沿科技间的鸿沟日益显著,常州长三角通用决策实验室的使命,就是将抽象算法、庞杂数据与百年技术演进史,转化为可感知、可对话的空间语言,如同一座“翻译器”,将OpenR、AgentK等前沿技术的复杂逻辑,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空间叙事。设计团队面临的不仅是美学命题,更是一场“数字系统”与“物理规则”的博弈——如何在有限墙面呈现无限信息?如何让投影光影“驯服”于非线性曲面?又如何让八块屏幕演绎统一叙事?

优质的文化墙绝非单纯的装饰,而是企业理念的具象化载体,能够清晰传递文化内核、发展历程与价值导向,为企业发展注入多维新动能。以下通过实际案例展开解析。

美国博物馆学家G.E.Burcaw在《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一书在论及博物馆展示概念时,首先指出博物馆陈列(display)和展示(exhibition)两者存在差异。陈列是呈现物件,而展示比陈列更严肃、专业而有分量,是意图教育观众的一组概念的呈现。也就是说展示是包含讲解的陈列,陈列仅是展出,而展示则必须结合展出与诠释。Burcaw进一步说明,展示包含了以下含义:“为实现某一重要目标(广义上的教育)而向展出的某一物件或多个物件上增添内容(诠释)。只有牢记这一宗旨,展示的规划与制作技巧才能具备应有的眼光”。

很多人不明白展览展示的空间是如何设计的,其实作为展览设计师来说,这些是最基本的。那么本文就从以下几点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