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标题:西安建成西北首家“劳模精神展示馆” 弘扬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7月23日,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揭牌,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
据介绍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是西北地区首座劳模精神展示馆,是西安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地,是广大职工群众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也是西安红色文化和文明创建的新坐标。
展厅分为序厅、正厅及尾厅三大板块,正厅是展示馆核心板块,按照时间轴和劳模精神发展历程,区分群星耀九州、回首来时路、走进新时代3个展示单元,分别展示建国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陕西西安地区劳模风采和劳动精神的丰硕成果。
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
展馆面积为1395平方米,重点展示各个历史时期104名劳模、15家先进集体的事迹和影像资料,涵盖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企业家、艺术家等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整个展馆采用传统图文、现代声光电、视频教育等相结合的形式,打造了一个具有西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职工思想教育阵地,全面诠释了劳模精神。
西安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西安市总工会将以劳模精神展示馆为依托,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中山大学校史馆选址格兰堂这栋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红砖建筑,是对历史建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再利用。古朴典雅庄重的红砖建筑外观,本身就承载着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其改造为校史馆,在设计构思上,是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以一种全新的功能延续其生命,同时也为校史的展示提供了一个天然契合的空间载体。
历史遗址是人类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而在遗址上建设的展厅,不仅仅保护了遗址挖掘出来的文物,同时也让游客更近距离饱览当地遗址风采,感受当时历史的气象,湖北荆州楚王车马阵景区的车马阵展厅是在考古发掘遗址上就地修建的,历时7个月提档升级的楚王车马阵景区展厅,在8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集团企业文化展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西安城投集团历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地开拓新的文化领域。 6月20日,西安城投集团举办企业展厅启用仪式,标志着历经近一年时间设计、建设的集团历史上第一个企业展厅正式建成投用。
水文化体验中心是一种展示水文化的设施,通常用于向观众传达水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水文化体验中心通常包括水文化历史、水文化景观、水文化科技、水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广水文化知识和提高人们对水的认识。近日,黄山水文化体验中心落成典礼在黄山圆满落幕。
地球奥秘展厅拟以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标本为主,辅以模型、景箱、多媒体、景观图片、数字影视等辅助展品,重点展示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运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等内容。主要取材大众感兴趣且易接受的地学基础知识,适当引入当今科学“上天入地”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认识,让人认识地球,了解地球,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
为破解革命旧址普遍存在的“千篇一律”“千址一面”等问题,瑞金市探索建立革命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三项机制,推动革命文物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激活革命文物的生命力、感染力、教育力。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对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近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正在公示的《四川省“十四五”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中了解到,四川省“十四五”科普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普推动实现创新驱动功能充分彰显,全地域覆盖、全领域活跃、全媒体传播、全民共同参与的“四全”科普工作体系全面形成,资源集成能力、精品创作能力、服务覆盖能力等“三大能力”显著提高。
重庆福彩文化展示厅位于重庆福彩大厦一楼,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以“福耀巴渝·彩济民生”为主题,设有发展历程区、公益成就区、互动体验区、未来展望区四大主题区,升级后的文化展厅打破了传统的静态展陈模式,运用全息投影、智慧屏等多媒体交互形式,将福彩文化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为观展者打造出“数字+”的福彩文化体验新场景,让观展者可以更加真实可感地“走近”重庆福彩。
5月10日讯,据安徽省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官方消息,安徽省上线首个文旅主题“云”展厅——“云”赏花海,“云”游药都3D沉浸式“云”展厅,进一步推进智慧文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