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博物馆,它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荣誉成就。一个设计独特、内涵丰富的校史馆,不仅能够吸引师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月18日,武汉轻工大学校史馆正式上线该平台,即日起,湖北大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可通过“百校百馆”线上平台一键预约,实地打卡该校校史馆。
武汉轻工大学校史馆线上展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校史馆“留史、资政、育人”作用,接下来,校史馆将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校史馆打造成为粮油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学校粮油特色校史资源,向社会大众普及粮油基础知识,展示粮油行业先进科技,宣传悠久的粮油文化,引导树立爱粮节粮良好意识。
二是把校史馆打造成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坚持“三全育人”,挖掘并汇聚该校校史蕴含的思政资源,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把校史馆打造成校史校情教育重要场地。组织全校新生参观校史馆,感受了解学校发展历程,激发爱校荣校之情。
四是把校史馆打造成广大校友的必游之地。在校庆日之际,邀请校友参观校史馆,让校史馆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
目前,该校校史馆已正式接受社会大众预约参观,大家可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官网官微、湖北高校思政网发布的“百校百馆”小程序,或者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百校百馆”,进行预约参观。
“百校百馆”——湖北“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厅统筹指导,依托极目新闻建设,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上线。上线以来,每个月有20多万人次,通过“百校百馆”平台预约进入高校及各类展馆参观。目前仍不断有优质展馆上线“百校百馆”平台,欢迎市民朋友跟“百校百馆”一起畅游湖北高校的春天。
为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提升旅游商品文化内涵,打响当地旅游特色品牌,很多地方都开始建造属于自己的消费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10月17日是第八个国家扶贫日,位于鄞州区南部商务区的山丘市集民俗风情街举行开业两周年特别活动,全新打造的甬爱凉山州农特文旅展示中心和凉山州(木里、盐源)展示中心同时开馆。
疫情的爆发,线上展厅、云展览越来越受到会展界的关注和重视,云展馆具备相对完备的展示功能,能够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就可看到想看的内容。本月14日,由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牵头组织策划的“红色印记·劳动最美”徐州劳模(先进)风采摄影展暨淮海经济区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云展馆上线。这是徐州市总工会运用VR技术,在全省工会首家打造的720%uB0全景劳模风采主题漫游展。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7月23日,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揭牌,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近日,由市交通控股集团权属明茂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连云港市首个新能源汽车综合展厅主体框架建设完成。该项目以销售新能源汽车为产业主线,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集展示销售区、新能源充电区、精品装潢区、新能源科普区为一体。
当今,科技馆在科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馆科学课与学校科学课是相辅相成的。科技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探究自己学习的机会。
据厦门市思明区侨联5日消息,近日在厦门中山路的侨批展厅,“勿忘国耻”“民族力量”“还我河山”三个板块构成抗战中侨批主题的近30封侨批实物藏品,展现了抗战时期华侨的爱国情怀。
近日,航城街道调研组前往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百马乡、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开展扶贫协作调研活动。同时,还带上了书包、文具、零食等慰问品和慰问金,深入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祝福。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载体,其设计不仅需要展现历史的厚重感,还需通过空间、视觉和体验的多维度融合,让观众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到无限的文化魅力。长城博物馆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完美诠释了博物馆设计的“三部曲”:策划、设计与实施。本文将以长城博物馆为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这三个步骤,打造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文化展示空间。
3月6日,开国中将王必成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正式开馆。该陈列馆位于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村王必成将军故居所在地,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线路上的又一个精品景点,也是市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