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苗科研企业邀请信可威设计他们的企业展厅时,信可威的思考不止于:面对一个研发产品和公众事件互相缠绕,紧密交织的企业,如何将这份不同寻常的意义传达出来?什么样的容器才能承载这份意义?以下是 信可威的设计思考和实践。
1、情感之旅
在介入项目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场地是一个非常曲面的,碎片化的空间。建筑师当初在设计这个空间的时候,用细胞形态这种比较直接的方式来构建这个展示空间。
我们摒弃了传统以“企业”为中心的叙事,切实回到以“人”为中心的叙事。在大量的背景调研及与业主沟通中确定了展厅的思路:在一个个凝重的时间切片里,讲出那些人们不知道的产品及企业背后的时代故事。由此凝练出此次策展的关键词“情感”,同时延展为后续思考的路径。
企业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张不断与周围联结的网。以“情感”为核心,以“社会”、“企业”、“个体”三位一体的方式,更加全景地去了解疫苗产品和其承载的文化。让展厅不仅是与时代共振的社会提案,也是与个体共鸣的记忆容器。
我们从“情感”出发,打造5个情景剧场。以故事构建情境,以空间构建情景,通过体验(秀场,表演,装置)构建情节,以更加直观或物象的方式,链接起观众的情绪。
五个剧场分别名为:生命之境,益道同行,疫苗之益,福益全球。每个剧场对应着一个不同维度的情境故事。五个剧场的前后相连,场景从暗到亮,带领观众走进一段跌宕起伏的情绪之旅。
2、内容与形式
展厅入口-体验的前置
入口即展览,我们用近十万个西林瓶(疫苗注射剂瓶)形成一个以“物”为符号的视觉奇观。西林瓶是对主题的呼应,是企业集体记忆的凝结,也是企业故事的载体:“为了保障疫苗的生产工艺稳定、临床研究是否可靠、不同批次之间的疫苗是否一致,在疫苗获得正式批准紧急使用之前,已经完成了成千上万的疫苗系统认证。”
我们用众多的、错落堆积的西林瓶突出沉淀在西林瓶背后“成千上万”的投入和努力。在此刻,西林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物件本身,形成了特殊的情景。
在具体的形式构思背后,展项本身蕴含的故事和意义是思考的顶层逻辑,我们只不过是为这个故事和意义去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容器。
剧场一:
生命之境-用微观去撬动宏观
用微观去撬动宏观,是序厅的叙事策略。对于疫苗的研究和疫苗产品的研发是极其微观的事业,但是它引发的是宏观的社会影响,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这个展区的叙事情节是从微观的病原体本身,映射出人类历史上疫情爆发的历史,以及从疫情爆发的历史指向企业为什么要做疫苗这样的产品。
我们将微观以及宏观两种视角并置。把微观的视角变成一场病毒的升降秀场,让观众走进微观的情景剧场。而后通过全球抗疫史来衔接到疫苗企业的成立和发展,构成宏观的抗疫角度。观众可以看到企业如何在甲肝疫情爆发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并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核心企业。
剧场二:
同行之路 – 双线的共振
以疫苗产品为节点的20年发展路径,始终与社会同行。这种与社会同频共振的关系,我们希望把它通过双线的叙事策略呈现出来。
当我们走马观花地去纵观一段历史,很难引起内心的共鸣,因为我们是历史的旁观者。但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每一秒组成,每一个刻度都在发生着许多故事。
我们聚焦到历史极细的颗粒度,转换视角,把这段20年里面被疫情影响的人们及生活作一个总体的呈现。让观众感觉到这段20年的发展,它不仅仅只是抽象的数字,还是无数个故事的凝结。
历史本身并不是一个无声的文字描述,每个历史的时刻都有很多事件的画面。不止于文字的描述,我们用画面构建起展区的情景,让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包裹式的图像集合。用比文字和数据更直击人心的视觉语言来描述整个历史的背景,让观众在立体的时间中穿行。
我们把在历史上发生的疫情事件作为明线放到我们主体的墙面上:有告别,有治愈,有悲欢离合,有振奋人心。对应着每一次疫情的爆发,下面都有企业的解决方案。企业发展的隐线藏在“疫情-解决方案”的动态关系中。20年的发展脉络以及社会疫情爆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两条线它就形成了共振。
这个剧场的情景是一条抗疫之路,人们穿行在社会和企业的抗疫历程中。
剧场三:
无声的声音
抗疫之路上,着墨最重的,无疑是和新冠的斗争。
这个展区的叙事策略就是回归到“人”的视角,回归到疫情之下由人们声音汇聚而成的这片城市。以“社会媒体的声音”,“全体的声音”,以及作为一名科研者的“尹卫东先生的声音”形成这个展区的叙事情节,反映出人们被新冠疫情影响的真实生活状态。从社会,聚焦到公司,再聚焦到个体,以宏观到微观的逻辑展开叙事。
这个剧场的情景构思分成了3个板块。
观众走进展区的第一印象,我们希望通过众多同时播放的新闻画面还原新冠爆发至今,整个社会争相报道的情境。让观众能够看到当时的社会状态,与之前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有一个强烈的共鸣,从而唤起情绪。
随后右边的墙面是“全体的声音”,以参与研发行动的不同身份人群作为视觉画面,交代疫苗的研发时间脉络。
最后是展区的核心装置:“尹卫东说”,以“实体场景”+“立体成像”的方式还原了尹卫东的办公室以及办公室里满墙的疫情形势图。面对观众,尹先生不再是一个头部公司的董事长,而是一个科研者,与普通观众一样面对新冠,用客观中立的态度去述说自己对于疫情的思考。这种平等的对话交流感让观众不仅能看到疫苗产品,更能和产品背后有血有肉的人进行交流,分享观点。
剧场四:
疫苗之益——可爱的病原体研究所
五个剧场服务于各自的内容和故事,具有不同的剧场属性,这样观众的体验才会有更加有戏剧性。观众从前面略显沉重的话题,来到一个以科普为定位的展区,它势必是带来一个空间氛围上的变化。
在这个区域,我们的叙事策略是从微观的视角出发,把病毒赋予情感和个性。想象一下:不同的病毒是有自己的性格的,这些微观世界的居民有自己喜欢的人群(老年人、青年人、小孩子),有着各自的特性。观众能够通过这种拟人化赋予情感的卡通形象去认知病毒。当观众了解,就不再恐惧。
我们同时以“一个病原体的旅行”串联起6大版块的疫苗研发内容,将严谨的疫苗研制过程变成一场故事的旅程,让观众愿意去跟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病毒去观看科普内容。
这个展区不只是为小朋友准备的。让成年人去阅读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信息,本身也是非常吃力的。如何以一种人们愿意接受的,比较轻松的氛围去理解一个比较严谨和复杂和科学知识体系?从传播角度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剧场五:
福益全球——许下一个心愿
情感一直作为每个区的关键词,引领我们去思考如何让观众共鸣共情。如何跟随“情感”这个关键词,在尾厅贯彻我们整个展厅叙事的核心诉求?
关于展厅整体叙事的结尾,我们其实在过程中跟业主讨论很多方案,最后落下来的不是宏大的企业叙事,而是回归到非常有温度的两个愿景话题。
一个叫摘下口罩:憧憬着告别新冠,我们设计了一个动态捕捉交互体验,让观众通过手势抹去灰暗的新冠下的生活方式,回归到以往脱下口罩的正常人生。
第二个是时间印迹:一个人一生的年龄切片以及听到的健康叮嘱,同时通过疫苗给不同年龄段来套上保护屏障。其实都是希望让观众,无论是老人、中年人还是小孩子,能够感觉到展项里的故事说的就是自己。
六: 小彩蛋
我们在完整的参观动线之外设计了一个隐藏的短动线:一条疫苗隧道可以从第二个展区直接走到了第四个科普展区。
这个隧道是专门为小孩子设计的快速动线。我们从严谨的科学性出发,以“Y字型抗体突触”打造了打卡型的穿梭体验通道。在天花上悬吊了错落的新冠病毒模型,让小孩子在抗体的保护中去到科普区。通过这种有趣的通道体验提起观展的兴趣,作为科普区的铺垫。
展示空间服从于叙事,而叙事服从于内容。我们运用了情境,情绪,情景,情节来打造观众体验,同时让观众在展厅里“看到自己”,这才是空间与人之间最深厚的联结。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组充满科技感的办公室案例。在这个以冷色调为主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银灰色、白色和淡蓝色等色彩巧妙搭配,营造出一种未来感和专业氛围。
踏入这座长方形的暖通展厅,仿佛穿越到了一个科技与舒适交织的三维梦幻空间。三层布局,每一层都蕴含着独特的设计细节与魅力。
企业展厅提升企业文化形象,集中展示企业产品,获得客户的信任,让客户了解企业的文化、产品、质量、服务等各方面,更可作为企业参观、交流、洽谈的场所。建华建材(阳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份,位于阳西县新墟镇,在深圳信可威专业定制化建华建材集团(佛山)展厅建设后,阳江分公司也急需一块区域进行整体的文化形象打造,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机关党建展厅是强化党建宣传、提升组织凝聚力的重要载体,需统筹政治规范、文化叙事、技术创新与可持续运营,打造集党史教育、机关文化展示、廉政警示、荣誉激励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阵地,成为机关党建的“精神地标”和党员群众的“红色课堂”。
在千年古树旁,一座科技园区悄然崛起,仿佛古老与未来在此交汇,风起云涌间,古老的树枝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园区内,科技的力量如潮水般涌动,引领着未来的方向。风起,象征着科技革新的力量,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创新的灵感。
主色调采用“星际蓝”与“银翼灰”,冷冽中透出科技锋芒,辅以动态光影渐变,仿佛数据流在空气中跃动,暗合人工智能的算法韵律与空气管理的流动内核。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展厅早已超越简单的产品陈列功能,成为品牌与用户对话的核心场域。但走进多数企业的展厅,相似的金属框架、雷同的LED大屏、程式化的动线设计,让参观者陷入"展厅脸盲"的尴尬境地。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如何让展厅真正成为品牌特质的放大器而非模板复刻品?本文从甲方视角出发,探讨品牌体验空间设计的破局之道。
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的今天,布艺展厅不仅是产品展示的场所,更是品牌与客户建立深度连接的商业战场。如何让设计服务于销售,让空间创造利润,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
在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中,如何将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一项挑战。Signature Floors位于弗林德斯巷的新展厅正是这一理念的真实体现。在由著名设计事务所Hassell主导的设计下,这一空间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商业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一个既充满艺术氛围又具备展示功能的独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