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至三级,中国科技馆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复开放,目前仅开放主展厅。同时,科技馆还将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学”系列活动,将科普内容移至云端。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科技馆开放时间为星期二至星期日9:30—17:00(16:30停止检票),星期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目前仅开放主展厅,且暂不开放较为封闭的展项。主展厅每日限流2000人,上下午各1000人,约满即止。同时,为避免人流过于密集,科技馆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并根据观众离馆情况等量安检入场。
观众需至少于入馆日前一天,通过中国科技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中国数字科技馆”进行预约,参观当日不可预约,预售期7天。疫情防控期间,仅接受散客预约。参观时,观众须同时出示购票人身份证及订单信息,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扫码,结果显示“未见异常”且体温正常方可入馆。

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规定和要求,哈尔滨科学宫将从 10 月 20 日起恢复科普展厅对外开放,免费接待市民,并将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戴口罩、规范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参观者需遵守相关的防控规定。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智慧展厅作为展示城市文化历史和发展成就的重要展示平台,助力城市建设发展。近日,中建七局西南公司首个大型智慧展厅在重庆科学谷项目建成投用,展厅风格以现代智能、互动展示为主。该展厅的投用将极大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效率,进一步助力重庆高新区城市建设。据悉,该项目目前已申报重庆市三级智慧工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技术、产品、服务和应用共同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

“扁鹊故里,养生三宝”说的是长清茶、小米、中药材。长清小米看孝里,孝里小米则主要集中在十八里谷道。长清孝里不仅有品质优良、屡获金奖的小米,有风景秀丽的十八里谷道农旅精品旅游线路,今年还落成了全省首家以谷子为主题的文化展示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近日,镜湖区非物质文化展示厅举行开馆仪式。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使用说明,此标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的唯一指定标识。

2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

近日,哈尔滨首家双碳“碳减排项目”展览厅(碳汇)落户哈尔滨学院。此展厅以碳汇为主题,旨在推广碳中和和碳减排的理念,展示最新的碳汇技术和解决方案。

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游客安全的前提下,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自2020年5月19日起恢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