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至三级,中国科技馆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复开放,目前仅开放主展厅。同时,科技馆还将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学”系列活动,将科普内容移至云端。
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科技馆开放时间为星期二至星期日9:30—17:00(16:30停止检票),星期一(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闭馆。目前仅开放主展厅,且暂不开放较为封闭的展项。主展厅每日限流2000人,上下午各1000人,约满即止。同时,为避免人流过于密集,科技馆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并根据观众离馆情况等量安检入场。
观众需至少于入馆日前一天,通过中国科技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中国数字科技馆”进行预约,参观当日不可预约,预售期7天。疫情防控期间,仅接受散客预约。参观时,观众须同时出示购票人身份证及订单信息,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扫码,结果显示“未见异常”且体温正常方可入馆。
网上展馆综合运用了高科技技术,通过全方位展示,让参观者获得与线下展馆同样的视听体验。近期,全国首个主打互动参与的新型融媒体网上展馆,“为了美好生活——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上展馆”正式上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上展馆分为五个展厅,采用五种形态,全景式展现,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一体化展示,小康之路上的“广东智慧”和“广东故事”,五种形态+前后联动,再现光辉历程。
12月26日,国学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览馆开展,共展出唐诗、宋词、元曲中的经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并配以精彩赏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脉相承,诗书画三绝合璧”的艺术。展览由市文旅局主办,2020年1月5日截止。图为观展市民正在用手机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
1月18日,佛山数字陶瓷文化博物馆在佛山美陶湾正式上线。这是全省首个数字陶瓷文化博物馆。佛山数字陶瓷文化博物馆由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牵头,禅城区文广旅体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三方推进共同搭建。数字博物馆以陶瓷为主题,分为资讯动态、数字体验馆、馆藏珍品、展览活动、陶艺名家、学术研究等板块,集中展示佛山各大博物馆的陶瓷珍品、展览、研究成果、文创产品等,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同时通过5G、VR等信息化手段,带来更新鲜的互动体验和观看效果。
展馆以时间的概念来引导展览的参观线路,使展览各内容之间形成时令变化的时空感,是本民俗展览的特色和独特创意。全馆主要以创意复原、模拟实景的方式来实现展示空间的趣味性和节奏变化,我们采用借景的方法,使各内容场景之间形成相映,延伸的连接关系。概念展线和内容的融汇达到完美的结合。
在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季节里,小编找了10个最具代表女性的主题展馆:包含衣食住行,历史文化艺术,著名人物,值得一看的是还有一个孕期博物馆,讲述了女性的身体,犹如一座建筑,包容、接纳,坚强地承载着万千变化,并给予温柔庇护。这些展馆共同展现了女性的光辉和美丽。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吧!
体现着北京独有壮美秩序的中轴线变成一首“歌”,随着线上高低错落屋顶,时而高昂清脆,时而浑厚低沉;一步之内,看尽百年中轴变迁,在紫禁城的“建筑”里寻找画师留下的秘密……今天,“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轴数百年风云浓缩在1000平方米展厅内。
司法行政展厅也属于展厅的一种,具有传播政府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展示党政或民风建设、搭建沟通和监督平台的作用,近日,湖南司法行政展厅开馆。
杭州版本馆,又名文润阁,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文润路1号,紧邻历史悠久的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新时代的文化地标。这座占地10.31万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巧妙融合了宋代园林的神韵与现代藏书建筑的设计理念,由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计13个单体建筑组成,展览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6日,伊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建成,即将于近期开放,填补了伊宁县非遗保护设施的空白,成为非遗项目的“数据库”和展示伊宁县文化形象与文化底蕴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