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通过多媒体数字展项、AR眼镜智慧导览沉浸式逛展,线上云逛展、收藏创意数字藏品、听元宇宙民乐音乐会……湖南博物院的“数字马王堆”建设项目为观众带来跨时空参观体验。3月22日,全省文物局长会议暨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推进会在长沙举行。会议透露,我省将以“数字马王堆”的建设为核心,探索打造“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
“数字马王堆”项目通过高光谱、X光等多种手段,采集以马王堆汉墓文物为代表的湖南博物院院藏文物数据,目前已采集了11万张图片、103万件文物条目数据,建立了近2000个三维模型。据悉,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梳理、挖掘、提炼和解构,将构建马王堆汉墓文物、音乐文物等的文物知识图谱,在线下推出马王堆汉墓墓坑投影等60余个多媒体数字展项。今年,还将推出“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多媒体大展”。
目前,湖南博物院围绕数字博物馆建设目标,已构建了以数据采集、管理、展示、传播、利用和创意开发的文物数据要素传承利用全链条,正在探索建立文物数据采集加工的地方标准,构建文物数据资源的全体系架构。
会上,除数字博物馆外,还公布了2024年湖南文物保护利用的多项重点工作。包括持续推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全面展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支持建设中国语言资源博物馆,举办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积极推进万里茶道(湖南段)、海丝申遗(长沙铜官窑)、永州摩崖石刻群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印发《湖南省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湖南省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试点启动“云遥·文保湖湘(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监测执法工作等。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展厅改造升级是为了更好地参观体验,在现有的展厅基础上进行装修设计,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经过改造提升,6月17日对外恢复开放,在提升改造后,展厅重新整合展品,体现了文物信息的系统性,传递了更加清晰的展示意图,突出展示重点文物,给予独立的空间,充分解读。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千百年来,诗词始终是中国人的心灵独白。不少千古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而又激荡起“新声曲度”,讲述的是今天的中国故事。或庄严,或豪迈,或深沉,或空灵,品读这些句子,人们品味的是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和平的中国、开放的中国。

疫情的出现,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线上平台,例如博物馆开通了线上展厅,供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线上浏览,近日,罗源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18日上线待在家里,轻点手机就可“游览”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厅通过VR技术呈现在“云端”,畲家特产网上下单送货到家,利用“民族+ 5G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打造“线上VR展厅+线下实景+电商带货”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经济数字平台。

近日,山西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到2025年底,在每个设区市辖区范围内至少建成一个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特点的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鼓励集团化管理的省本级参保煤炭企业单独建立基地,并鼓励省级各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在具备条件的所属机构建立基地。

校史馆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博物馆,它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荣誉成就。一个设计独特、内涵丰富的校史馆,不仅能够吸引师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月18日,武汉轻工大学校史馆正式上线该平台,即日起,湖北大中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可通过“百校百馆”线上平台一键预约,实地打卡该校校史馆。

9月25日,东湖高新黄冈智造园展厅正式揭幕,并举行招商中心开放活动,这标志着东湖高新黄冈智造园项目建设及产业招商工作迈入全新阶段,园区全面建成后,拟将引进企业150家,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5亿元,年税收不低于1.5亿元,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

你知道5G智慧步行街是什么样,能给消费购物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吗?在重庆解放碑—朝天门商圈,会让你找到答案。因为这里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慧步行街展厅。

在中国六到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晋阳古城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了历史上众多政权争夺的焦点。作为一座承载了无数历史沧桑和辉煌文明的城市,晋阳古城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今,在太原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犹如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将我们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感受晋阳古城的独特魅力。

4月26日,朔黄铁路桥隧涵科技展厅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板块首个集桥隧涵设备、病害教学展示及VR安全体验馆为一体的教育交底和培训演练的科技展厅。